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挖掘古地震:找尋斷層活動留下的地震痕跡


文/圖:洪瑞駿、姜竣友

(編按:「斷層槽溝」是一種研究斷層在地表特性的方式,人工製造出地層剖面方便直接觀察,本文為兩位作者觀察六甲斷層槽溝後的科普文分享)

從斷層開挖槽溝找尋古代地震的紀錄,對筆者而言也是件新奇體驗!雖然說筆者的研究主軸為地震,但大多時間是跟那些上下抖動的震波圖為伍,很少有到野外親眼一看斷層的機會,尤其是有過地震活動紀錄的斷層。如果知道斷層在很短的時間(所謂很短還是至少有數百年)內曾活動並伴隨地震,這樣的斷層常會被歸類為活動斷層。從地質學角度來說,想要知道某條斷層究竟有沒有活動紀、是否屬於活動斷層,或想了解過去斷層活動的頻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眼見為憑」:直接開挖,一探究境!


斷層活動與地震
由於板塊運動的緣故,大地承受著相當大的應力作用。以台灣來說,菲律賓海板塊每年大約以8公分的速率擠壓台灣,這樣的速率大概跟手指甲生長速率相當,雖然看似很慢,但放著不管一下就累積了很多移動量。當岩石受到板塊作用的力量擠壓時,一開始會撓曲變形,而外力若持續作用,岩石最終還是會斷裂,形成斷層,而岩石破裂瞬間所釋放的能量即是地震。試想,當我們握著一支尺的兩端並開始擠壓,尺便會開始撓曲; 當擠壓的力量過大時,尺會斷裂並產生震盪,這樣的震盪就如同斷層活動發生地震。

依據斷層活動的特徵可以將斷層分類如下,並如圖一所示。
  1. 正斷層(normal fault)
  2. 逆斷層(reverse fault),不過我更常談這分類之下的「逆衝斷層」(thrust fault)(1)
  3. 平移斷層(strike-slip fault),有時會譯作「走向滑移斷層」
圖一,斷層的主要活動形式。由左至右為地塊相互擠壓形成的逆衝斷層(reverse fault),相互遠離而造成陷落的正斷層(normal fault),以及在水平面上滑動的走向滑移斷層(strike-slip fault)CreditUSGS

我們暫且把以上的分類想成是理想情況、又或者是簡單的三軸分量,因為在真實世界中,斷層經常會有一種以上的活動特徵,例如去年造成重災的美濃地震,它的斷層活動就是以平移為主並帶有逆衝的分量(簡單來說就是上述的2+3,但以3為主),這也是台灣最常見的斷層型式。了解不同類型的斷層活動,搭配斷層長度、活動週期等其他資訊,能幫助地震學者計算斷層活動機率並評估危害程度。

什麼是活動斷層?難道有「不活動」的 斷層?

前面已提到,斷層就是地層破裂並出現相對移動。因此看到斷層,就意味著這邊一定曾有過斷層「活動」!不過,隨著時間演變、地質條件也會慢慢改變,讓斷層活動的外力並不會一直都在。有些原本會活動的斷層,會因為失去大地作用力而不再累積能量,最終不再活動,可以想成斷層「死掉了」。另一方面,有些斷層因為適當的大地作用力條件下,仍可以繼續累積能量,因而可以預期將來的某一天,斷層會再次發生地震、釋放能量,這樣的斷層我們便稱作「活動斷層」。當然,這樣的講法還是有點籠統,因此科學家會給予更精確的定義,以台灣來說,依照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的活動斷層定義,這些斷層必須要是十萬年以來有活動證據者。若是有一萬年來的活動紀錄,地質調查所會進一步歸納為第一類活動斷層;若是一萬年~十萬年間活動者,則稱為第二類活動斷層。

十萬年很久嗎?其實一點也不,事實上,地質作用十分緩慢,慢到你常會忘了它有在作用。板塊僅以每年數公分的速率移動,要是沒有現代的測量技術隨時監測,我們也很難發現板塊的運動;而若是要探討顯著的地質變化,往往是用百萬年作為時間單位來計量。所以和整個地質歷史的尺度相較,一萬~十萬年這樣的時間或許只是算是一瞬間、而地震活動甚至短到不可想像。
以下列舉一些可以定義活動斷層的方式(滿足其中一項即可)
  • 有潛移行為者(例如池上斷層)(2)
  • 有歷史地震發生者(例如集集地震的車籠埔斷層)
  • 透過地形監測確定有變形者(例如彰化斷層)
  • 有地質證據證實斷層曾經在上述時間區間內發生過。
除了上述第一、二類活動斷層外,還有一種稱為存疑性活動斷層,也就是說這些斷層的特性還有討論空間,或者是在地表難以確認它的存在,其它諸如「到底是不是斷層?」「是否真的有十萬年內的活動紀錄?」……等等。有時地質學家會以虛線示之,而地調所則未將其標於活動斷層分布圖中,圖二標出了根據這些活動斷層分類評估後,定義出來的第一類與第二類活動斷層。
圖二,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的台灣活動斷層圖。本文所指槽溝的目標斷層即是17號六甲斷層。

剖析斷層的利器:斷層槽溝
開挖斷層槽溝,顧名思義便是在斷層帶上挖一個深槽(大約數公尺深),以分析斷層過去的活動紀錄了。然而這想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首先,斷層淺部常被厚厚的沉積物蓋住,要確切定位出斷層帶(通常只有數十公分寬)位置,仍俱有相當的挑戰性。再者,斷層帶在淺部地層經常會散成許多較小的裂隙(3),亦或是…斷層帶根本沒有延伸至淺部的盲斷層(4),這些都使槽溝位置選取的難度增加。因此,通常地質學家在決定開挖之前,都需要進行許多評估,例如震波測勘、地電阻測勘、以及參考地質圖、地形資料等,然而即便如此,淺部幾十公尺~幾百公尺深的地層中,經常充斥各種雜亂的物質(例如土壤、人為回填土等等),加上地下水量不平均的干擾,讓斷層位置判斷增加些許難度。
此次槽溝開挖的緣起為嘉南農田水利會委託學者及顧問公司探勘六甲斷層,欲藉由觀察斷層帶上的紀錄,了解該斷層多久活動一次、最後一次活動的時間為何。斷層本身比鄰近的岩石較為脆弱,因此長期受力的作用下,地震便會在斷層上重覆發生。因此,計算斷層兩邊地層的相對位移量,便可以推估地震活動次數,以及最後一次的活動時間。圖三簡化表示了二次活動在地層紀錄中留下的痕跡:
圖三,從槽溝觀察到斷層,依照地層位移變化判斷古代地震的方法簡圖,詳細描述請見內文。
圖三的右半邊為現今看到槽構中地層剖面的示意圖,從地層的分布我們可以確認一件事:5千年前沉積的地層並未被中央的斷層「切過」,因此它的上方是平整的狀態,而其下方不連續的部分是1萬年前的地層,看起來它是有被斷層切過而造成兩側的高低落差,假若這個落差是由一次的斷層活動造成,那麼它就會是介於在5千年前至1萬年前的地震。接著我們把1萬年前地層中的高低落差(1.8m)拉到1萬年前齊平的狀態後,就會得到左圖,接著再分析下方5萬年前形成的地層,就會發現下方5萬年前的地層「還有1m的高低落差」,當然,如果這是另一次斷層活動所造成的,就代表在介於1萬年前至5萬年前之間,還有一次地震。因此當我們固定測量基準面,計算地層的相對位移量,搭配地層厚度、斷層面角度資訊,可以回推每一次的地震錯動量,以及地震發生的次數。通常學者會將該斷層每一次的錯動量平均,得到大致的地震回歸週期(也就是該斷層隔多久會釋放一次地震)

六甲斷層槽溝
所以說了這麼多,我們在六甲斷層槽溝究竟看到甚麼? 首先,六甲斷層是一條長達21Km逆衝型盲斷層。近日由黎明工程公司於烏山頭水庫庫址開挖槽溝(圖四),而地質學家便會在槽溝中尋找蛛絲馬跡,推理過去發生的地質事件。

在大多數的情況中,越下方的地層,年紀越老(除非有些地質作用讓地層倒轉過來,但這次的例子是沒有的),所以我們的故事會從底層最老的地層說起。整體而言:從老到新的地層傾斜程度逐漸變緩,這告訴我們老地層經歷更多的外力作用而變得更傾斜,可推知抬升作用不斷的進行。地層的成分可提示我們該區域過往沉積環境:底層含較多的泥質成分,代表這地區過去可能是湖泊或是較寧靜的水域等搬運能力較弱的地方;而淺部含沙量較高的成分則表示當時沉積環境為搬運能力較強之環境,如氾濫平原或河流(圖四、五)。將以上故事搭配定年的結果,我們將可建構出地層沉積史,解釋古代環境的變遷。
圖四:黃線以下顏色較深、顆粒較細,為靜水沉積環境;以上顆粒較粗、顏色較淺,為河相沉積環境。紅色圈處透鏡狀的沙層為典型的河道截切面。

圖五:藍色圓框處為古代植物根部生長留下之痕跡。黃色虛線處上方為回填土層。紅框處為代表古河道剖面的透鏡狀沙層。綠色實線代表地層走勢。

至於地震留下的痕跡則要回到構造解釋了,學者觀察到在地層中有廣泛分佈裂隙充填構造,這可能是由於地震或褶皺作用造成地層產生裂縫,進而填入其他物質。而在淺部的地層中有一層泥質薄層有著明顯的扭曲(圖六),可能是其在尚未成岩時遭一次地震事件的擾動。
六:()淺部受擾動之泥層(紅色圈內),可能為地震事件造成。泥層上方紅磚,可約略推估該處地層極為年輕。() 裂隙充填所造成之條紋(箭頭處),可能為地震擾動形成的。
 那造成地震的斷層在哪?先別急,前面提到了六甲斷層是盲斷層,加上許久未錯動產生地震,槽溝並沒有看到斷層本身。不過,地層卻留下了印記,除了前述的資訊,加上在短短六十公尺內,地層傾角由8度陡增至60(圖七),也暗示著這裡曾有過數次斷層活動,這樣驚人的地層變形,連資深教授都嘆為觀止。初步判釋,這樣的變形應該是在過去9000年內由多次的地震等作用造成,當然不排除近代歷史地震的貢獻。而根據歷史文獻紀載:166117361862年台南皆有大地震的紀錄,其中1862清朝台南大地震是台灣19世紀傷亡最慘重的地震,推估規模達6.7,其位置與六甲斷層十分接近(鄭世楠,2014塵封的裂痕-歷史地震第二講ppt 4751),現階段研究仍在進行中,我們期許構造所留下的地層證據有機會提供更完整的解答。
圖七:地層傾斜變化,由西向東地層由平坦的8度陡增至近60(取自嘉南農田水利會六甲斷層報告書)


雖然,由槽溝觀察斷層的分析結果,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才會出爐,但毋庸置疑,六甲斷層是個活躍的活動構造,也是未來台灣的地震威脅之一。像這樣的斷層分析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投入,而台灣的地震危害潛勢及評估仍亟需各方人力共同努力與推廣。

特別感謝:高嘉謙博士生及黎明工程顧問公司。提供重要的斷層資料與指正,使本文更臻完善。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歷史上的地震捐款從哪來?又到哪去?過去又曾有什麼關於捐款和使用的荒謬之事呢?

 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地震總來的突然且災情慘重,自古人們便有捐款救助受災戶的各種例子,有來自官方的補助、也有來自民間的善款。在臺灣過去的歷史震災,這些賑災、重建、捐助、受助等情形是怎麼樣呢?有沒有發生過很扯的事?阿樹從幾個歷史地震的例子,讓大家看看過去的做法,也順便思考一下現在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清領時期的做法(1848年彰化地震)
清領時期臺灣發生大地震後的撫恤金和重建經費來源,可以分成下列幾項:

  1. 朝廷專款賑恤:就是直接由中央政府從國庫提撥經費,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出錢。
  2. 臺灣府庫儲備金:地方政府(臺灣)先出錢,再向中央政府(清近)報備申請經費。
  3. 官紳捐款:當地的官員、有錢的知識分子士紳捐款。
  4. 民間捐款:就是向一般縣民大眾勸募,未受災的人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就像今日我們遇到大地震時會去捐款或物資一般)

1848年的彰化地震,最主要的撫恤金經費來源就是來自「官紳捐給」,少部分為各縣自己勸募。為什麼會有大量的官紳捐款呢?因為這樣可以「買官」,清代的買官的情況十分嚴重,只是官方說法不是用「買」的,而是用「捐」的,而要捐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捐,當政府有事需要用錢時才能提供,「海疆捐輸章程」便是這項災害後捐官的法源依據,可謂是「依法行政」。捐得越多,就能得到更好的官職品銜,因此震災、風災、民變等需要經費的事件發生時,便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看,這樣助人又助己啊,豈不是好棒棒!(咦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
1848年彰化地震後,官紳捐給和其用途的上奏文書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屋倒、壓斃者之外,這些經費有一定的比例是用在「極貧」者的身上,也就是低收入戶可以得到多一些補助(富人有錢,應當能自食其力),說起來雖然士紳花錢買官的行為不妥,但至少這筆官紳所捐的金錢還是用在救災上,而且規定上也有排富條款,似乎也還算正當(但難免捐輸的官紳也有些貪官汙吏,但這些從資料上看不出來,就暫不討論了)

這些補助有些是以銀兩文錢,有些則是用洋圓計算,而像彰化對極貧戶則是提供「米糧」的方式,這些由鄭世楠老師的演講中整理如下表:
表來源:封的裂痕:1845年台中地震與1848年彰化地震(影片)
不過或許也因為接受撫恤金多數以屋毀、傷亡和貧戶為主,是否有將捐款和經費用於振興災後經濟的用途,就不得而知了。不過阿樹個人推論既然有類似排富的條款,可能有錢的商號等未必能得到補助。

日治時期的做法(1906梅山地震、1935新竹台中地震)
阿樹手邊的日治時期的史料相對多一些,因此可以多看到一些端倪,簡單來說這個時期災民的撫恤的主要來源多了一些:

  1. 來自日本政府的資金(天皇、滿州國)
  2. 地方政府的災害救助基金
  3. 第二預備金災害費(1906梅山地震的比預期的災害救助基金多太多了,所以臨時多了這項)
  4. 臺灣島上的民間捐款
  5. 臺灣島上的民間捐款
  6. 國際捐款(當時不管是清代或是中國對臺灣都算是「國外」)

1906年梅山地震款項運用如下(這部分應該是上述1~3項來自官方的補助)
表來源:塵封的裂痕:1906年梅山地震(投影片)
至於4~6項的民間捐款,捐助最多的還是來自臺灣自己,當時臺灣日日新報的強力勸募下,共募得52600餘圓,而來自日本也約有35900餘圓,加上國外的數千捐款,已經超出前一張表的罹災救助費支出,而這點亦讓當時的日本總督府感到意外(可見民間捐助的力道在那時就很大了)

至於在產業和教育方面,梅山地震的災後處置也看得出一些政策上的端倪,譬如糖業本來是臺灣本土產業,但卻因為震災和日資的介入而使產業整個被替換,而教育上也因當局較重視殖民地的日語教育,因此對於中文教育的書院和日語教育的學校態度不同,如新港的登雲書院也隨著地震而消失了。反而來自日本的教育系統,就有受到捐款的幫助,在1906年和1935年所有的震災捐款中,有「指定用途」的部分,教育類別算是大宗,可見當初的政府對此是十分重視的。
上圖來源:塵封的裂痕:1906年梅山地震(投影片)
然而我們現在看到嘉義市方正的道路設計,也是拜地震災後的市區改正計畫所賜,這種「將整個城市規畫砍掉重練」的在1923年關東地震、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的災後重建都可見這樣的做法。但這樣對當地人來說,無論是生活起居還是情感寄託皆有重大影響,畢竟沒受災的老房子也是要拆掉、地籍也會重新設計。阿樹認為這或許是當時在帝國主義盛行下才有辦法實行的做法,即使會對原來的居民造成諸多不便,但因為之後的街道市容方正、災害管理方便,還是藉由公權利強制執行(這做法在現在根本行不通啊)

至於1935年地震,阿樹從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原為昭和十年新竹州震災誌)上面找到了一些資訊可以供大家參考,首先是所有捐款、政府賑災和使用的大略款項用途:
資料來源: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
可能是因為1923年關東地震時臺灣也捐輸不少給日本,加上當時為殖民地的關係,因此最大宗的捐款反而來自日本本土,而這些款項再加上恩賜金、救助基金大多都用在救助災民上,不過還是有一小部分用來輔助災民就業幫助的地方。


有趣的是,看似占救災款項比例最少的恩賜金,卻得到了官方最大的宣傳,在災震誌上也有寫到,要領這筆錢,還得要「謝天皇恩典」,裡面不乏有許多謝恩的作文比賽文。在史博研究員所撰述的文中也提到,這筆錢還要拿來買日本國旗之類的,這在現在也是看起來令人不可思議的事。但話說回來,似乎現今也是有些人捐款時還會有媒體大肆報導,似乎也是類似的概念。而加加減減下來,竟然還有將近50萬圓(原來的救災加捐款經費近200萬圓),除了有部分用來救助7月分餘震的災害(8萬圓),而剩下的經費似乎就留在災後復興委員會來處理了。

至於產業方面的救助,震災誌上並沒有說到有利用這些捐助款項來復興產業,反而是以政府的經費補助約占一半的經費,而另一半則是提供業者以低利貸款或國庫補助利息的方式借貸。震災誌上說明產業重建補助約需74萬多,其分配如下:
資料來源: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
雖然重建補助金額也不少,但震災誌中也提到,重建復興最重要的是「自力更生運動」,意思就是災民不能因為受災而消沉,需要振作來幫助復興建設。講起來似是合理,但其政策還是看得到日本力行皇民化運動的痕跡,阿樹看了覺得甚是有趣。但即使這樣的復興運動並不單純,卻還是有許多令人值得學習之處,譬如市區改正計畫的落實、防救災體系的設置(有許多做法也是借鏡過往日本震災的處理方式),讓災後的社會民生能更快趨於穩定。

結語:過去和現在的相似與相異
或許我們會發現這些歷史有些荒誕之處,譬如官紳捐錢得官、人民得感謝天皇浩恩等情事,但卻可能讓我們反思一些事情。比如:「有沒有因震災而得利的人呢?」或許這種利益並不是實質金額,而是像知名度、好感度等等,又或者是「捐款要怎麼運用?」「重建經費從哪來?」有些的問題不單單是數學或科學問題,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等面向,此時就不一定會只有一個答案,甚至還會產生爭議,而我們在此也只是想提供一些過去不同歷史、政經脈絡下的做法,讓大家可以有更多思考空間,說不定會比直接看待當下的情況還來得客觀。

而話說回來,有沒有人試想過,如果重大天然災害發生時,政府準備的救災與預備金難以面面俱到的因應受災和重建事宜,是否我們可以在下次災前先盡可能做好因應措施呢?譬如參考過往的經驗,制定適合的法源以發揮款項用途,又或者是在長期都市計畫上多下點工夫、在地震或是各種天災保險上有更多的考量?這雖然不是震識能幫忙回答的問題,但卻是對大家都重要的震事,讓我們一同關心!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昭和十年台灣震災誌,南天書局
臺灣地震簡史:從神話傳說到救災體系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地震定位實作篇之二:地震連發,定位者的最大煩惱

 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在地震定位的實作篇之一:比想像中還要麻煩的定位一文中,我們已經解析過了以下的試題(取自107年學測自然科),但今天我們要利用這題談談不同的情況。
107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自然科第68題
原上傳者為英文維基百科的RenamedUser2 -
Transferred from en.wikipedia to Commons by
IngerAlHaosului using CommonsHelper., BSD.
 請試想一下,題目中「離洛杉磯較近的地震」,如果發生在台灣附近,這樣一來在很近的時間之內,接連發生了地震,地震波的紀錄中會有什麼情況?又會對地震定位有什麼影響?

或許有人會聯想到物理上的,但實驗室中接觸到的是理想的波動,但純天然的地震波動有點複雜,相對也會有一些較麻煩之處。


最常見的情況:鄰近的地點,兩個地震「連發」
如果我們先用開槍來比喻發生地震事件。它有可能是一把槍朝同個靶連開兩槍,也有可能是站得很近的兩人幾乎同時朝同一個靶開槍。這種現象,最常發生在大地震後的餘震,或者是在某地發生一連串的小型群震。

但是,如果是開槍的情況,我們都會事先知道是什麼情況,但實際上地震學者或是氣象局進行定位的人員在看到地震站地震波時,完全不會知道兩個地震的震源確切位置,僅能藉由PS波秒差推測大致是十分接近的兩個震源。而這種情況會對地震定位造成的困擾是:規模比較小或是造成振幅比較小的地震,能用來進行的地震測站相對較少。以201826日花蓮強震後續餘震中的編號52號和53號地震,氣象局網頁上公布花蓮市測站的「即時強地動波形」圖為例:

編號5253(及其陸續的)地震,花蓮市的波形紀錄,圖載自中央氣象局網頁
我們將這張圖「加工」一下,標出圖中的「6個地震事件」(用灰色標註),此外其中包括編號52號和編號53號地震的P(紅線)S(綠線)
修改自上圖編號52號花蓮站波形,標註上6個地震事件並以灰色顯示其主要波動的範圍,紅色代表P波,綠色代表S波

以花蓮站的狀況看起來每個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都明顯好認,畢竟花蓮站距離編號52號的震央僅僅只有3.66公里,而看P波和S波的間隔相近,加上這一陣子附近地區的餘震偏多,想必53號的震央也不會差太遠。但是,如果到了再遠一點的地方呢?來看合歡山測站(加工版)的情況:

可見編號53號地震的P波已和52號地震後續的振動混雜在一起了,因為地震波傳遞時,不同的頻率和振動型式的震波速度不一,就像賽車比賽一樣有快有慢。而上面這張圖的情況就是53號地震的P波已經追上52號地震「吊車尾」的尾波。可想而知,離震央再更遠的地方,可能連S波確切的位置都很難辨識了,如下面這張的德基測站波形圖(沒辦法加工,因為已經難以辨認)
編號52地震德基站的波形紀錄,圖載自中央氣象局網頁
實際上臺灣的地震測站密度很高,即使是在這樣的情境下,還是大致能出這幾個地震的位置,然而若是兩個地震相隔的時間更短,地震波形發生相互干擾、難以辨認的測站一多,比較小的地震在波形資料上,往往會被大的地震給「蓋過去」,就有可能讓我們少發現到一個小地震。


為什麼大地震會有接連的餘震
科學家很早就發現,較大地震發生後,通常都會有餘震,而且餘震的規模和數量也會有一定隨時間衰減的關係,這點在我們之前文章(為什麼一下是主震,一下又變前震了呢?)中也曾提過餘震衰減定律。但到底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情況?餘震發生的原因又是怎樣?我們再從另一篇文章(層上的短暫瞬間:動與不動之處())提到的斷層模型來切入,現在從地震波反演回推斷層活動的相關研究,已經可以透過地震後的波形紀錄,推測斷層上面的破裂過程。

實際上,斷層的會發生破裂區域,僅在面上部分一塊塊比較「粗糙」的「地栓」(asperity),而地栓處活動發生地震時,一來可能僅釋放了局部累積的應力(或者理解成能量),二來也可能有些處於臨界狀態的小規模地栓受地震(主震)影響,因而被誘發地震,或許這樣的餘震情況,可以拿「藕斷絲連」來比喻,從很多例子當中都會發現,餘震分布大致會和主震發生的機制接近,震源分布的位置也會大致在同樣的斷層面附近。不過,由於主震的地栓才剛劇烈的活動完,有很多的餘震是發生在斷層上主震滑動區以外的部分,這種情況在規模越大的地震越為明顯。
實例說明:2016美濃台南地震
201626日高雄美濃、台南的地震為例,震後報告畫出了主震時最主要的滑移區和餘震的分布,如下圖所示。圖中的白、黃、紅等方格組成的平面為斷層面,紅色為主震時最主要錯動的地方,其它小圓則是餘震,不同顏色代表不同規模。可以發現,多數的餘震集中在斷層上其它的位置,這就是主震後持續釋放能量的情況。
美濃地震主震滑移區(方格)和餘震(圓點)分布


另外,這次地震正好就發生了「兩個地震在一起」的情況,一般學術上會稱作為「雙主震」,而這次地震的例子,就是相差僅數秒鐘的主震滑動而發生的地震,藉由下方的「累積滑移量分布圖」,可以看到斷層在最初活動隨時間的變化,而在8秒和16秒處用紅色圈出了兩個地栓的位置,而這兩個地栓初始錯動的時間也僅只差了一秒鐘,代表確實是兩個同時發生的地震事件。
反演出美濃地震的斷層面破裂分布,顏色代表斷層錯移量,以公分表示。星號表示震央,紅色圈起來為主要滑移的地栓


不過,這樣類型的「雙主震」在中央氣象局最初提供的報告根本看不出來,因為地震波整個被包住了,在初步僅靠P波、S波和最大振幅進行地震定位與芮氏規模計算的方式下,只會知道斷層「初始發生錯動的地點」,即是上圖標示出紅色星號的位置。而像中央氣象局地震速報,需在極短時間或是用自動化的方式判讀地震並立即公布,就無法用前述學者解析地震波的方式來還原「案發現場」,僅能提供在短時間內盡可能精確的數據,可以說是「沒辦法中的最好辦法」,當然以這次地震的例子來說,即使作為一個地震事件處理,對於後續震度的評估,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地震定位、規模、震度對於防災的意義
藉此我們不妨思考一下,為何強震警報多以震度四級作為發布標準?在誤差在所難免,無法100%避免的情況下,即使四級的震度多半不會有重大災情,但把誤差一級的程度考量進去,我們或許應該對警報某程度多一分警戒!而雖然定位與規模雖不是我們在接收強震警報時最應在意的點(因為震度才是你真正搖晃的程度!),但本文想分享的是這樣科學數據本身的來源和它的極限,並

所以,像這樣有多個地震或是雙主震讓震波交雜的狀況,主要帶來的麻煩是在於像氣象局這樣第一線的資料處理端,可能會有非戰之罪的誤判或是增加資料處理的繁複程度。但這對科學家而言,卻是一個能讓我們解開斷層特性的現象,因為每一個斷層或是盲斷層都像人有百百種一樣,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多了解一些,有助於我們評估斷層未來錯動時的情況,當然,這樣的研究對於未來的防災多少也是有助益的!

延伸閱讀與相關資料:
20160206高雄美濃地震(震後科學調查報告,台灣地震科學中心)

編號52號地震連結位置
編號53號地震連結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