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地震的大小誰說了算?Part I:課本沒教的芮氏規模

文/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這次地震是幾級?有比九二一大嗎?」
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得要先揣測他到底是在問我震度還是規模?當然,如果對方有提到九二一集集地震是「7.3級」,或許可以猜想他說的是「規模」。但這背後卻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到底分得出震度和規模嗎?我要怎麼樣才能精準的回答他的問題?」


花點時間,聽聽「地震規模是怎麼來的故事」,或許我們可以更清楚明白,它是什麼?以及正確運用的方式。

「規模」和「震度」常搞混,但真的差很多
不是科學家龜毛執著,而是它背後的意義實在大不相同。「震度」是一種單純描述地表振動幅度的量值,通常都會是一個量表,它和地震本身釋放能量的大小並沒有直接關係,用它來描述地震的「大小」,就會有「各自表述」的困境。距離震央近一些的人覺得震度大、離震央遠一點的人就會覺得震度小,等於我們很難量出地震真正的大小。

在地震規模問世以前,已經有「震度」可以用來描述地震,如果可以用個統一的震度階畫成等震度圖,那麼其實某程度就能用來「比大小」,但代誌絕對沒有這麼簡單!要是每個地震都這麼搞,那可就曠日費時了!試想,要是地震發生在杳無人煙處,可能連有發生地震都沒人知道。加上早期的震度估計並不是直接用地震紀錄來估算,而是藉人對搖晃的感受、房屋受損程度等定性的描述,這種方式連「誤差」都不知道怎麼給了!因此,將震度作為科學方法估算地震「大小」是非常困難的。

「芮氏規模」的由來
地震學家芮克特,By wiki Public Domain.
最好的方式,還是做出一套量度地震大小的物理量,最好是儀器可以直接測得的東西。所以還是以儀器作為準則是最客觀且可重覆使用驗證的,但是不管怎麼擺放地震儀,都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每次地震發生的地方與地震儀測的距離都不會一樣,地震是被動的測量,不是主動的觀測啊!

地震學家芮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騰堡(Beno Gutenberg)兩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想出了一個方式來解決量測方式的問題。既然離震源越遠,振幅會越小,那其實只要製定一個標準距離、震幅的「標準地震」,只要將測量到的震波跟這個標準相比,就可以比較出地震大小了。

至於那個「標準地震」,指的是「以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量測距離100公里處發生的地震產生的最大震幅為0.001mm的地震,其規模為0。」看不懂沒關係,反正就是任何方式測量到的最大震幅,只要用數學方法轉換成可以和標準地震相比的數值,就可以計算出規模。用更簡單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只要地震儀能測到某個地震,並且知道震源位置,就可以訂出規模了。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這不是兩個人定的嗎?怎麼只有取芮克特的名字,古騰堡呢?或許是一開始沒有人特別注意到古騰堡的貢獻,又或者是當初大多時候向媒體發言的經常是芮克特[1],久而久之就習慣講芮氏規模了。
地震儀振幅與規模關係,修改自Ansfield, V.J.,1992.[3]

芮氏規模代表的是什麼?是能量嗎?
不是能量,也不是搖晃程度,它只是單純描述地震「大小」,它是從當時地震波波形紀錄中的「最大振幅」來的,而且因為振幅的大小差距過大,所以用對數的方式來呈現,可以讓數字不致於太大,大致可以落在0~10之間。如果用線性的方式來描述,會用上很多位的數字,譬如規模4會變成104次方、規模6就是106次方。如果用能量就更可怕了,規模加1,就是多了32倍的能量、加2是多了1000倍、加3就是多了32千多倍的能量。

所以,規模就是單純的「大小」,雖然它和能量大小也有關,但一般大眾要直接從數值差異來推估能量大小也很難,或許也因為如此,媒體在報導地震時,常會詢問氣象局後,報導「相當於幾顆原子彈」、「相當於幾次九二一地震」等描述。不過,其實拿規模來細究釋放的能量到底有多少,意義是有限的,因為規模不能完全代表搖晃程度,更不能代表災情。規模7.0的地震,發生在距地表10公里內和發生在100公里深處,其造成的震度相差可遠了!

附帶一提,當初芮克特和古騰堡用「規模」(magnitude)一詞,並不是原創的詞彙,而是參考天文學描述恆星亮度的「星等」(stellar magnitude)[2],而最早的芮氏規模又算是一種「近震規模」(local magnitude),因為它是發源於計算美國南加州的地震,一開始考量的地質特性也以南加州地區,規模太大、距離太遠的地震都不適用,不過它卻開創了人們計量地震大小的先河,也是故目前芮氏規模會以ML表示。

現在世界各地,會依他們所在的區域如南加州地區的方式訂定規模大小,所以世界各國針對他們自子區域地震網的地震,仍以芮氏規模表示,包括中央氣象局發布的地震報告。雖然隨著科學發展,現今地震規模的訂定的方式有許多種,依其所採用的記錄及訊號也具有不同的意義。或許有人看過其它的規模訂法、又或許有人曾注意到,國內發布的地震規模種類和世界地震網使用的震矩規模不一樣,但使用芮氏規模其實是有必要性的,主要原因是在統計研究地震時,一致的規模才能有固定的標準,用以瞭解地震的活動特性,有助於了解歷史上的大地震,也能讓地震學家從更多的地震資料中看出值得研究的端倪。
以圖呈現規模差距與能量差距的關係
我們要知道地震大小做什麼?
除了可以用來比大小、讓大家知道地震大小的概念之外,將地震的大小某程度的科學量化與統計,也是讓我們了解地震行為的最基本方式。現在,我們可以用統計的方式來慢慢的累積資料,也可以藉由規模來比較過往的歷史地震。甚至近年也開始有研究著眼於斷層累積能量與地震規模的統計關係,雖然沒有神奇到可以預測地震,但如果輔以物理模型、斷層特性、古地震等相關研究,多少能讓我們對於地震潛勢有更深入了解。要做系統化的研究,量化是最重要的基礎,用規模量度地震便是一例。

總之,「比較地震大小」在地震學家的眼中也是其中一件重要的事,所以也就不要太意外為什麼我們會在意大眾會誤會規模與震度的混淆。而今日所述的故事,僅僅是一部分規模的事,還有許多有趣又不為人知的故事,欲知詳情,請持續鎖定《震識》,以了解更多震事!
1960智利M9.5地震災後景象,By Photo credit: Pierre St. Amand - NGDC Natural Hazards Slides with Captions Header,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30576


參考資料:
[1]地震與文明的糾纏,Roger Musson著,黃靜雅譯,天下文化出版
[3] Ansfield, V.J., 1992, A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Richter scale: Journal of    Geological Education, v.40, p.381-384.

延伸閱讀:
地震!規模二三事(科學人雜誌)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地震預測難在哪?

文/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在之前一篇文章聊到「拉奎拉的悲劇」時,曾提到當地政府因為短時間內小地震過於頻繁,又加上民間預測專家提出了預測,而出面開記者會因應。為什麼多數地震學家們對於預測地震這件事這麼「敏感」?又為什麼會這麼不信任地震預測的研究?這是件從根本上就很難解的問題…


過去筆者在地震預測的主題上已撰寫過兩篇文章,在我們離「預測地震」還有多遠?一文中,概述了目前主要地震前兆研究的相關科學進展與難處。而在地震預測,是真有其事還是危言聳聽?難道不能寧可信其有嗎?一文中,則是在探討「如果地震預測的科學還未成熟,任意就粗糙的研究結果發布預測警告,是件多麼危險的事!」
發布地震預測警報的困境,最理想的狀況是左上(有警報且發震)和右下(沒警報沒地震)。沒警報卻發生嚴重地震(左下)或是發布警報卻發生地震(右上)都會造成比未提供預報還多的損失。所以如果沒有成熟且誤報率極低的技術,貿然發布不止是兩難的困境,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圖片By J. Johnson - Own work, CC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0629186
這樣還不易理解的話,我想再簡單說兩種「沒預測到的狀況」:
  1. 預測者提出預測,但實際上沒發生地震。或許預測者會說「沒發生真的是太好了」、「沒發生代表能量還沒釋放」,我只能說:這仍是在增加無謂的恐懼,人人都該知道地震頻繁的台灣本來就會有一定的地震風險,但絕不是賭在每個幾天就擔心一次的恐慌,而是該有長期的防震作為,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呼籲的事。
  2. 預測者沒提出預測,但實際上發生地震。這就更不用說了,如果真的只著眼在「有預測就要注意」,那麼就不會去注意到沒有提出預測的時間段,反而在真的地震來襲時,產生更大的災害。
但話說回來,為什麼地震預測這麼難?又為什麼很多「個人研究」很難被學者們認同是有科學根據的預測?這並非是研究上的爭議,而是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上若不夠嚴謹,而這才是學者們更在意的地方。

無論是地震是怎麼來的」一文中的歷史脈絡,或是其它科學史故事,都無論是呈現出一種特性:,科學知識非旦不是一成不變,還會隨著時間流 逝不斷「修正」。

我之所以特別用「修正」而非「推翻」的詞彙來詮釋,是因為科學並不是「誰說了算」的理念,而是當更新的證據出現時,除了需要調整我們檢視過去的看法,還得以同樣嚴謹的角度去檢驗新的證據,所以不管是什麼科學上的新發現或看法,都需要蠻常一段時間去蘊釀,如果這些新看法與當代的科學知識相衝突時,就更需要讓觀念融合的時間,又或者是新的觀念本身也存在著缺陷。像是哥白尼的日心說在當時難以被接受,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將行星公轉軌道假設為正圓形,顯然於觀測事實不符,即使日心說較地心說更接近真實情況,那也是在他之後的克卜勒、牛頓等人的貢獻了。

回到正題,如果今天某某人聲稱他可以「用某種你沒聽過的觀測手段精準預測地震」,那到底是真還是假?是胡扯嗎?還是跨時代的觀念?

如果用這樣的角度或過去的例子來支持這類理論,那就完全錯誤理解科學方法的中心精神,許多科學史上的「修正」,多數要花上數十年以上的時間重覆驗證,而在漫長而嚴苛的驗證過程中,淘汰掉的未必是舊的論點,也可能是新的想法出現瑕玼而自然消滅。我們現在看到的科學史脈絡,其實也已經是簡化過的故事,它能說明的只是科學的「可否證性」,簡單來說就是有可以否定原來某個理論的鐵證,那個理論就該放棄了!

科學知識永遠不會是唯一真理,因為科學只是用來幫助我們「解釋自然現象」、「理解這世界的運作方式」而已。雖然我們學習科學時一定會學一堆要「背」的知識,如加減乘除開根號、如牛頓運動定律但這些要背的事並非是教條,只是它在長時間的檢驗淬煉之下,已經很難被否證了。而這些知識就會變成基礎,就像是你在玩有故事或是關卡的電腦遊戲時,得到了某個存檔資料,資料裡面已經經歷的事件或是通過的關卡,就毋須再重新進行。科學之所以可以日新月異,也是拜這樣實事球是的精神所賜,並不是無法檢討過去的基礎理論,而是沒有比基礎理論更好的解釋,那就無法取代。

可是,如果你問我:「我不具地震學背景,又很懶的了解,那該怎麼分辨是非對錯?」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想先說明一件事:當所謂的「某某地震預測理論」告訴你他們能做出多精準多好的預測時,真正的科學家不會著眼於他們提出的事證,也就是成功預測的結果,而是這項理論有沒有限制、規範和例外,或是有沒有辦法提出一道合乎基礎的科學定理(以地震而言,起碼就牽涉了物理學)。更重要的是,這個「理論」能不能禁得起重覆驗證、能不能「每個人來做都能得到同樣的結果」、所有的事是否都攤在陽光下供任何人檢驗。有很多人都在作這樣的檢驗,像是由專業學者審查的學術期刊、世界各地的學術單位、政府防災單位等等。假如是個實用且有成效的理論與方式,世界各地的學者皆沒有道理反對的。

所以結論就變得很簡單,科學發展至此,可以說已有很完整的方法和檢驗架構,能解釋較多事實的理論就會留下,而不好的理論也就自然淘汰。找尋地震「前兆」絕對是一門會吸引某些研究者的領域,但現在還不是成熟的領域,事實就是如此。那對於地震我們該怎麼辦?至少先把握自己能掌握的事,或許更加實際吧?

至於什麼是「能掌握的事」?對一般大眾而言,包括像是了解住家的耐震情況、怎麼運用緊急地震速報等知識,都是一種掌握災害的事。至於科學部分,雖然從我們前面的論述可以體會到要建立地震預測的新理論難度很高、限制重重,但路難行並非不可行,只是會走得慢,因為需要走的更嚴謹。舉個例來說,下面那張在日本高速公路休息區中拍攝到的照片,日本對於許多斷層都作了地震潛勢的研究,除了估算出地震的潛勢,也評估發生地震時的最大搖晃的「地震動預估」,這種以科學為立基的模擬,多少可以增加對災時的情境想像,或許也是一種可以用來面對未知災害時,增加準備的方式。

2018/2/21更新資訊:

怎麼準備?我想不如來看這篇:地震如何致災?科學家如何知災?我們又該如何防災?

拍攝於日本高速公路休息站的防災看板
或許我們無法預測地震何時到來,但對於一定會來的地震,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延伸閱讀:
TED死都不該讓你看的兩個演講?

正視地震威脅,活用地震知識 --《震識》對未來的期盼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一個悲傷的故事

文/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如題,這是一個令人感到十分悲傷的真實故事。


2009年,在義大利一個古城市拉奎拉(L'Aquila)發生了一場規模6.3的地震,造成了308人死亡。在主震發生前,有一個專門以偵測氡氣的技術來觀察地震前兆的技術人員,根據觀測結果自行「預測地震」,而剛好數個月內當地有發生不少次小地震,為避免人心恐慌,政府單位召集了負責人員和一些地震科學家開了場記者會,說明地震預測是不太可信的,要大家不要擔心,地震是不會來的。然而,這回地震卻發生了,而許多罹難者家屬也認為政府和科學家要為自己開記者會讓大家忽視地震威脅而負責,必需負上「過失殺人」的刑事責任。法院在2012年判決政府官員和科學家六年刑責,之後又經過再上訴,在2014年法院改判科學家無罪,而政府官員改判二年刑責。當然,拉奎拉的受災戶是無法接受的,而再上訴後的結果,仍維持2014年的判決。無論最終結果為何,這都是一個地震科學與科普傳播上的悲劇。

2009義大利拉奎拉地震後,當地的政府辦公室損毀情形
By Original uploader was TheWiz83 at it.wikipedia - Transferred from it.wikipedia to Commons by Insilvis.,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584885
這是一個兩難的議題,筆者也從科學家們被起訴後,就開始關注這系列新聞,期間也有來自全世界超過5000名科學家(很多是地科界或是地震學家)的連署公開信聲援,認為目前地震幾乎無法預測,且有效的地震預測技術還未問世,因此以輕忽地震風險、未能提醒人們防災等原因來苛責官員和科學家,其實有點強人所難。
2009義大利拉奎拉附近地震的震央與震度分布(圖片來源:USGS)

不過,一般情況下,很少會有人去怪罪政府和科學家沒有預先警告民眾,而這次算是一種特別情況。此次地震是一個有「前震」的主震,但因為在主震發生前,多半科學家也不會意識到「那些小地震是前震」,因為不是每個大地震都有前震,也不是每次發生一連串小地震後,就一定會有大地震(見附註)。加上也有其它人利用還未成熟的技術直接預言地震(雖然他有可能是真的觀測到前兆,但此技術也還未能百分之百預測地震),可能已造成人心浮動,政府與官方聘請的科學家想試圖平息恐慌,似乎也無可厚非。但結果卻是發生地震並造成傷亡,就以結果而論,想平息恐慌的動作反而讓大家過於安逸造成反效果,也是事實,也成了災民心中最深的陰影。

從科學傳播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這件事情還有另一種觀點,中正大學的黃俊儒老師寫了一篇「體改造,科學家什麼事?」文章,以此事件來評論科學家正視科學傳播的重要性。文中引述了美國《科學人》雜誌的評析,以科學家在記者會並無發表意見、官員僅以極力要民眾發心的出發點說明「不是嚴重的事」,甚至因為不當的回答方式讓媒體以「科學家要大家放心在家喝紅酒」輕浮標題作結,對於這點科學家與官員必須為低劣的科學傳播方式而負責。

雖然這個想法有道理,但是以目前所知的地震科學,加上站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下,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作為原則,似乎在一場記者會的限制下變得很難把話說清楚。既不能把事情說的太恐怖,也不能輕忽地震未知的威脅,或許站在事後的角度我們會說:「那就叫大家還是要『多加注意』,不要說那種『一定沒關係』的話,總比一味叫大家不要擔心地震好吧?」但這種方式難道能平息當下民眾的不安嗎?我個人還是有點懷疑,而如果最終結果是過了半年一年仍沒有什麼地震活動,我想難免還是會有質疑政府單位與科學家的能力。假如事情放在台灣的某個地方,政府針對連串小地震若回應:「XX縣的地震本來就較為頻繁,也有發生大地震的潛勢,民眾要注意防震。」難道上報紙不會變成「XX縣恐有大地震可能」嗎?

好吧,要是怎麼說都不對,那麼科學家或人們在面臨地震威脅時又該怎麼辦?
《震識》的理念就是盡可能的藉由各種深度不同的文章,讓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們可以循序漸進的累積各種重要地震知識,也希望能在長期經營下建立一筆知識文章或是故事文章的資料庫,讓對這方面知識有興趣的人有更多平易近人的參考資訊。

若您認同我們的文章和理念,歡迎分享本站的地震知識文或故事文。如果您的學識背景是地震相關的領域,且有志於地震科普傳播,更歡迎加入我們,一同傳播「震事」!

我們的努力目標,就是希望這樣的悲劇永遠不會發生在臺灣!雖然一開始的力量很小,但在有各位讀者的支持下,或許可期許一個更為美好的未來,一個大眾有更多危機意識且具備地震常識的未來!

附註:
「前震」之所以難定義,在於我們很難在地震發生時就確知它是個「某個更大地震的前震」,還是只是單純的主震。以311東日本大地震為例,在主震前兩天就有一次規模7.2的地震和一些小地震,而2016年日本熊本發生規模7.3的強震前兩天也一樣發生了一次規模6.5的地震,然而有更多的地震是「沒有明確前震」的,因此在科學上這真的是個難解之題!關於地震序列的討論,請參考本站文章:為什麼一下是主震,一下又變成前震了呢?


延伸閱讀:

地震是怎麼來的?

文/阿樹

這篇來聊聊稍微難一點點的地震科學,但我們盡可能用簡單方式切入。

過去,如果有機會和對小朋友講到地震成因時,我經常會提一個很簡單又不簡單的問題:

我:「地震是怎麼來的?」
小朋友:「是板塊運動!」
我:「那板塊是什麼?」
小朋友:「是我們腳下的地方」
我:「板塊『運動』就會地震?那板塊是地震時才運動?還是一直都在動呢?」

我可不是故意要刁難孩子們,而是在科普推廣的經驗中發現了許多常見的盲點,一有機會我就會想盡辦法導正。過往許多教育或某些片段的科普知識,在「地震成因」的部分,經常會以板塊構造運動的學說,來解釋板塊運動伴隨而生的地震。

不過,事情才沒這麼簡單呢!人們嘗試用不同方式去了解地震成因的歷史已有數千年,不過到了1906年舊金山地震後,人們才連結了地震與斷層的關聯,至於1960年代才興起板塊學說,也和地震的關係密不可分,板塊學說可以用來解釋地震,地震其實也是建構板塊學說模型的佐證,今天我們不止談科學,也談歷史,從地震的科學史來看人們探尋地震成因的脈絡。

將地震和斷層摻在一起的第一人:萊伊爾爵士
萊伊爾爵士(1865~1870之間拍攝照片)
John & Charles Watkins - ,公有領域,維基連結
最早的人們觀測地震的狀況,不過就是「地在搖晃」而已,但因為大地沒事不會搖晃,加上古代人也不會知道地下除了石頭之外還有些什麼,所以也根本想不懂地震是哪來的。

自古以來有許多人嘗試了解地震,不過因為距離理論仍太遙遠,我們直接跳到較重要的一位主角:英國地質學家萊伊爾爵士,你可能沒聽過他,但他是在地質學和演化論的發展上皆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支持赫登的「均變說」,覺得世間的許多地質的現象都是經年累月慢慢形成的,就像滴水能穿石般的緩慢…而後來達爾文在發展演化論時,多少也受到地質學的影響(這又是另一個故事,我們之後再聊)

回到正題,萊伊爾走遍大江南北,看了很多「斷層」,他的想法是:
「斷層不是一天造成的!」
我們在國中課本上看到的斷層,經常都會看得出它的「錯動」方向,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斷層長得又是另一種樣子,甚至斷層兩側是八竿子打不著邊的岩層,認真一算,搞不好從古至今滑動了好幾十公尺。所以,萊伊爾就覺得這應該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這時,恰巧有一起或許能驗證萊伊爾想法的地震發生,1855年地震發生時紐西蘭雖不能算是殖民地,但也是英國的好朋友,萊伊爾就從紐西蘭地震後得到的資料,確認了地震與斷層的關聯。


不過對於當時萊伊爾的想法僅止於找出「相關」而非「因果」,這就像是雞生蛋在先,還是蛋生雞在先的問題一般,到底地震是「怎麼樣發生」,還無法解釋。
1906舊金山震後因斷層錯動變形的圍籬,
圖片取自USGS網頁


不止摻在一起想,還想了合理解釋
時間跳到近50年後,1906年舊金山地震造成加州灣區嚴重的傷亡,但也因為它發生在人們已充分開發的地區,所以有完整的測量資料,就像是我們現在家家戶戶都有畫好地圖地籍一樣。地震後重新測量,發現有些地方的錯動量十分驚人啊!

欸?不對啊,這件事不是跟萊伊爾看到的狀況一致?到底是要怎麼看出斷層「怎麼動」的?

這時就要感謝辛勤的加州的畜牧業者,幫我們記下了斷層在地面留下的痕跡,如果要開個牧場,勢必要蓋圍籬。有些牧場的圍籬就正好蓋在斷層線上,在地震過後,正好就發現了這些先來後到的圍籬,記下了截然不同的變形。

如果是已經蓋好非常久的圍籬,地震後幾乎完美的截成兩半,明顯的看出斷層的變形。不過,如果是地震前沒多久才蓋好的圍籬,卻是斷成弧形的,這樣太奇怪了!
型式一:完整的變形。型式二:同震變形。(這兩者差異於後面的文章中將說明)
然後,在1906地震後多達一千六百多頁的報告中,有一篇「地震的機制」,作者里德(Henry Fielding Reid)闡述了地震與斷層的關係,提出彈性回跳理論來解釋斷層上發生的現象和地震之間的關係…真要細講應該寫個三個星期都講不完,所以還是先跳結論----斷層錯動引發地震的過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斷層未受外力的作用也沒產生變形的階段
第二階段:隨著力量的累積,變形也慢慢的變化,而此時斷層面因為摩擦力的作用,是整塊卡住還沒有斷開的,整塊地層像有彈性般變形。
第三階段:斷層上面的作用力和摩擦力的平衡達到臨界點,一口氣錯動開來,並同時發生地震,地震就是釋放突然錯動產生的能量變化。

就加州的聖安德列斯斷層來說,斷層上的地震便以這樣的方式周而復始發生,在一次大地震後,就有點像是重置這個循環回到第一階段一樣。這個理論不是隨便說說,而是建立在精密的震後測量上,包括前面提到的圍籬變形方式。

我們先來看看,彈性回跳理論的基本示意圖:
彈性回跳理論的三個基本階段循環的示意圖,斷層面在地震發生前會「鎖住不動」而累積應力,直到臨界點才會一口氣錯動,並周而復始重覆。

而前面提到的「型式二」的變形方式與彈性回跳理論並不矛盾,反而是忠實呈現接近同震的變形:
我們可以想成在斷層面開始累積應力與應變時,才蓋上了新的籬笆,所以離斷層較遠的地方已經先變形了,而斷層面在地震當下的錯動才是最劇烈的!

更重要的是,上述用圍籬的示意方式,不僅僅是個概念上的理論,還能用數學式子來解釋。因此現在我們才能運用地震波、精密測量與地震後的觀察紀錄來研究斷層的行為,雖然並不是每個斷層的特性都相同,但多數經過重覆的觀察後都可以簡化成上述的行為與方式,這也是目前我們對於地震成因的認識。

雖然這個理論至今仍普遍用來解釋地震的成因,不過其實當時的這個理論還沒辦法完全幫我們解開問題。從前文的脈絡至少就可以列出幾點疑問:
1.這個理論有沒有例外?
2.讓斷層附近變形和錯動的「外力」是哪來的?
3.理論上提到的狀況是已經有斷層了,那斷層又怎麼「從無到有?」

我們先來聊聊「例外」的情況,有沒有不是循這種模式的呢?有!譬如火山地區岩漿庫內的岩漿增加、移動或冷卻時所造成的地震。而就算是與斷層作用相關的地震,也不是百分之百就能分成這三個階段,有些斷層經常緩緩的錯動,不發生地震或是僅發生規模很小的地震,有些斷層則是既會發生大地震,也會發生無震的滑移或是小地震,這些差異受了很多因素影響,像是斷層面上的摩擦性質、外力作用的大小與變化,甚至鄰近地區的大地震,也可能間接改變了斷層面性質與能量累積的臨界等,這種種差異,也讓現今科學家不斷修正、調整各項理論的看法。

至於第2和第3點疑問?其實現今的科學已早有解答。板塊構造學說用板塊運動解釋了「為什麼會有外力」讓地表附近的岩層產生各種變形,而斷層怎麼「從無到有」,則又可以從實驗室中岩石力學的實驗來驗證。不過這兩項又得再花個兩篇文章來細說分明,就暫且賣個關子或請參閱延伸閱讀略知一二吧。

讀到這裡,可以發現「地震成因」在科學上仍然是個待解之謎,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這些假說、理論都還有調整修改的空間。即使如此,也沒什麼好洩氣的,更不要想「這些理論又不一定是真理」而認為地震學者都在做些無意義的事,起碼這些層層疊疊的前人肩膀,逐漸長高到讓我們越來越靠近真理。未來若有人能完全解開所有的地震機制之謎,可以想見他也是像牛頓一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

延伸閱讀

關於地震機制的文獻
Scholz, C. H. The Mechanics of Earthquakes and Faulting 439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關於彈性回跳理論的文獻
Reid, H.F., The Mechanics of the Earthquake, The California Earthquake of April 18, 1906, Report of the State Investigation Commission, Vol.2,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Washington, D.C.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