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您怕變成國家級邊緣人,但我們卻更怕國家級的狼來了!

文/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識  副總編輯

在2020年的9月30日,臺灣東北海域發生了一起規模5.9的地震,最大震度是在新竹關西的4級,而接著在10月4日的凌晨臺灣中部也發生了規模4.1的地震,最大震度是在苗栗的3級。 

欸,沒事幹麻提這兩個看起來在臺灣挺日常的地震?
因為,不少看待這兩起地震的網民、媒體和政治人物們,正為了「震度幾級」該發布災防告警簡訊而吵鬧著…詳見以下幾則新聞:

震度都3級 為何僅台北有國家警報(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901746
台中4.1地震!民眾未獲手機預警提醒 盧秀燕:改3級就發簡訊(ETtoday)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005/1824665.htm
中市地震4級才有手機簡訊 議員促調降至3級、盧秀燕應允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311956
(其他不及備載略)

新聞來源:ETtoday,連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005/1824665.htm

 

今天跟讀者分享這些新聞,並不是要笑民代或市長不懂震度規模,因為這已經是一個擺在哪一個國家,都會出現的萬年迷思,即使教科書、科普文都已經寫很多,還是沒辦法將「震度」這個重要的觀念深植人心,所以在我們評論之前,還是不厭其煩的科普一下震度和規模的不同,再來談到底災防簡訊的發布標準該如何。

今天我們改用另一個國人熟悉的天然災害來類比,那就是:颱風!在發布颱風警報單時,我們會知道兩個重要的資訊:

颱風的大小,也就是輕度、中度還是強烈颱風
颱風對各地的影響,可能是風力級數、可能是降雨量。

決定大家要不要避災的關鍵,應該是你有沒有在7級風的範圍內,或有沒有在暴雨的範圍內。颱風從北邊通過,南邊可能被影響的程度很小,反之若從南方海面掃過,北部可能也就放不到颱風假,總之這邊想要呈現的觀念是:「風、雨的程度會因地而異」。

所以回到地震報告上的資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地震的(能量)「大小」指的是地震規模,跟前面說的颱風大小很像。
地震對各地造成的搖晃,就是震度,可以類比為前面提到的風力級數。

所以,照理說一次地震的大小應該就只有一個固定值,所以一次地震的一種(如芮氏)規模就只會有一個值,而這個值是經過換算出來的,並且固定就是兩位的有效位數,所以科學一點的表示應該要寫規模7.0,若寫規模7的話,就會變成口語化的用法了。

那麼震度呢?它是將測量到的數值再作分「級」的概念。前面提到的風力,其實每一級都有其對應的風速(km/h)範圍,像7級風就是50~61km/h。而震度是以同樣的原理,只是現行國內的使用方式是4級以下採加速度值、5弱以上則以速度值作為參考。簡言之就是,若您能理解颱風對各地造成的風速不同,便能用同樣的方式理解地震的震度概念。

雖然這類的科普知識看起來很無趣,但若連震度規模都分不清楚,要討論相關規定會是件很荒謬的事情…

請看以上 不會冷 說明的地震分級比較快…

接著來談新聞應該討論的焦點:到底幾級才應該發送簡訊
首先,「震識」需先聲明:所有的發送規定,我們會建議需經過地震、防災與政策執行等各種不同專業的人士先討論後,制定出對防災有益的做法,而本文的重點則是從地震防災相關背景的專業提出觀點。

在制定規範前,其實我們已經有很多目前已經實行的規定或是科學分析方式可以提供參考。首先或許是大眾最為關心的「老舊房屋會不會有危險」的問題,就目前地震的分級上,3級的震度描述為:

(人的感受)幾乎所有的人都感覺搖晃,有的人會有恐懼感。
(屋內情形)房屋震動,碗盤門窗發出聲音,懸掛物搖擺。

至於震度4級的描述如下:

(人的感受)有相當程度的恐懼感,部分的人會尋求躲避的地方,睡眠中的人幾乎都會驚醒。
(屋內情形)房屋搖動甚烈,少數未固定物品可能傾倒掉落,少數傢俱移動,可能有輕微災害。

而若來到震度5弱以上,則開始會對建物威脅了:

部分未固定物品傾倒掉落,少數傢俱可能移動或翻倒,少數門窗可能變形,部分牆壁產生裂痕。

由於目前建築的耐震規範至少都有5級(指的是5弱),近年完成的新屋當然不應有問題,那麼4級呢?其實4級震度的加速度範圍(25~80gal)離目前建物較低的耐震規範(0.23g,相當於225.4gal)是有點遠的,所以若採用4級的震度來判斷會不會對建物造成威脅,或許可算是已經「料敵從嚴」了。

不過,4級的震度若持續個數秒,對於人們是會容易產生恐慌的,因此目前在各種災防措施上,多以震度4級作為分界點,大部分的縣市政府,都會在4級以上啟動災害應變的機制,而臺北市則是震度3級就開始動作了。但若是「中央」的層級,則以5級開始啟動災情通報,而6級才會啟動中央應變災害中心。

至於臺北市為何用震度3級當標準,阿樹目前不敢斷言,但就過去阿樹在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值班的經驗,同樣的震度,在北部地區總會比其他的地方有更多的關注。常有在地震報告未發布前,值班電話就響翻天了,最大宗的為記者,其次為民眾,而常見的共同點是位於樓層稍高處,即使是2級的震度,都會十分有感。網友們常戲稱「天龍國」,不如想成是因為人口密集、大樓林立且對地震較為恐懼等因素(九二一地震,震央雖遠卻造成北市樓房倒塌),造就了對地震防災的獨特觀點,而這樣的觀點是否正確,需要的不是我們在這邊評斷,而是要更多的分析與討論,包括高風險住宅的數量、地震的頻率與風險程度,就如同氣象局地震中心回應媒體的說法一般,他們需要各界的專家協助評估怎麼樣最好。

摘自臺北市防災作業手冊

摘自臺北市防災作業手冊


哎唷好麻煩,不能大家都用震度3級當發布標準嗎?
好像很合理,但這又是一種迷思了:

當前面有數十次地震防災警報的結果都是搖晃不大的小地震,多數人已經麻痺習慣了,就好死不死輕忽了一次真的大的地震…

簡單來說就是怕「狼來了」效應,強震警報本來的用意就是要讓大家在大地震來襲前做好準備措施,就阿樹自己來說,是每遇到必躲避的,而且我最近還撰文酸過音樂會的中間來襲地震時,舞台上的表演者真的很「勇敢」的繼續唱歌。現狀已是如此,那麼降低門檻到底是料敵從嚴?還是讓我們更分不清楚簡訊呢?

以2019年臺中市和臺北市發生的地震情況來比較,其地震數量統計如下:

臺北市,大於3級:7個,大於4級:2個。

臺中市,大於3級:17個,大於4級:3個。

先不管還需要討論的臺北市,當臺中市改以三級為發布標準的理由是災害防救,那就意味著市政府相關單位至少要先如臺北一般動起來,嗯,看起來年度工作會多6倍哦…但問題還是一樣,當「搖得不大卻一直要檢查」變成日常時,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順便補一下地震之國花蓮的資訊,大於3級:121個,大於4級:60個。(我相信絕對沒有一個地方首長會在這情況下提出要求的)


此外,以地震分級方式和我們最接近的日本,亦是以5級(弱)作為「警報」發布的門檻,而他們會另外提供發布門檻比較低的「予報」給特定的用戶(有些業者有開發地震警報機器,可以自由設定接收資訊的門檻)。所以如果是站在國家中央單位的立場,他們是比較高門檻、比較能確定是大地震的資訊,才會「強迫」送警報訊息到大眾的手機上,但如果今天用戶想要知道即時的中小型有感地震資訊,則是民眾需自主取得。套用到台灣的現況來說就是:大地震國家推播給你,小地震請自己裝相關app自己設定。

阿樹寫的地震100問都有講!自己去看


所以,要怎麼做,對大家比較好、對防災也有幫助呢?
但是,請先問問自己,您是否同意每次警報響起時,就立刻「趴下、掩護、穩住」呢?


如果您不會馬上有作為,那震度3級或4級發布,好像也沒啥意義,對吧?


延伸閱讀:

Did you feel it?震,知道了 

沒事,幹嘛改震度分級呢?(絕對不是吃飽太閒)  

 你有看過邊地震邊唱歌嗎?如果你沒看過,現在你看到了… 

災防告警服務專區

 震災災害防救業務計畫

《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 的重要沿革 -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