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地球聽診器--鑑古不只要知今,還要知其未來(Part2)

 本文節錄自《妙趣痕聲》一書〈地球聽診器〉部分內文,重新調整編排順序而成


講者/馬國鳳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聘研究員

撰文/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識  副總編輯


地震學不只可以幫助我們觀測地震、研究地震,它還能進一步幫我們了解建築安全,以及評估「未來未知地震」的狀況,本文將一一的探討這些地震科學的應用與未來展望。

地球聽診器也是房子問診的神器
臺灣的地震儀密度已如此之高,但已經足夠了嗎?可能永遠都不夠,因為地球的聽診器還有更多不同的用途。其中,有個重要的用途就是擺在房子裡,幫我們看看房子是否安全。或許大家都有一種經驗,就是當感冒或是不舒服時,講話、唱歌的聲音頻率和原本的自己差很多。同樣的道理,這個情況也可以用在分析建築的妥善程度上。

地震波既然能穿過地底下的石頭,當然也能穿透建築物的鋼筋水泥。假設剛完工的建築是完美無缺的狀態,我們可以先記下建築對於小地震或是背景雜訊所產生的振動特性,而在發生大地震或者是使用多年後,可以再對建築的振動特性進行分析,比對是否和剛完工時的振動特性一致,如果有明顯不同,就代表建築可能有潛在的問題存在。為了分析振動特性,常常會需要把原始的地震波形資料從時間域轉換成頻譜域,也就是原來是以時間為橫軸的資料,在經過轉換後成為以頻率為橫軸的圖形,再加以分析。地震波的「頻率分析」是什麼概念呢?如果用人的聲音來比喻的話,就相當於在描述音色或音高的特質。

能大聲唱高音的歌手,他的頻譜分析可能就會是高頻的振幅(音量)比較明顯;而如果歌手的喉嚨有受傷或感冒時,我們就會發現在唱同樣歌曲時的頻譜分析結果也會長得不一樣,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燒聲(喉嚨受傷)。

如果建築物裡只裝設一臺地震儀,那麼對於分析建築物振動特性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通常會需要裝很多臺,而且數量愈多愈好。但是,若買一臺地震儀要花上一百萬臺幣,那麼買十臺就要花一千萬。這樣的花費對於只為了分析出建築物的健康而言,投資未免也太巨大了!但如果有更低價(比如一千元等級),而且仍可以收到需要的資料品質的地震儀,那麼就可以大量安裝,幫助我們達到監測建築物的目標(圖4-10)。由美國的史丹佛大學以及加州大學溪邊分校的兩位年輕學者柯克倫 (Elizabeth Cochran) 與勞倫斯 (esse Lawrence) 共同發起的捕震網 (QCN, Quake Catcher Network) 計畫以及開發的相關儀器,就包括了小型USB介面的微機電 (MEMS) 強震儀,這類型的儀器輕巧、方便,就能逐步實現將大量地震儀放置於建築內監測的計畫。目前馬教授的團隊也在積極整合國內對於地震科學與地震工程的專業,推動相關計畫的執行。
圖4-10  地震儀的價格與尺寸的關係。地震儀隨著價格 (price) 和尺寸 (size) 減小,可以裝設的量 (unit) 變得更大,應用將更廣泛。


而說到在建築物裡放置地震儀,或許有人也會想問:「地震時,高樓總會感覺搖晃特別大。那麼地震到底會隨著樓層放大多少,這個問題有辦法透過儀器得到準確的答案嗎?」因為每棟建築的特性總是不太一樣,這個問題在過去很難回答。比如在總高度為三十層的高樓中的第十層樓,和總高度為二十層的高樓中的第十層樓,即使兩棟樓房就坐落在隔壁,但因為建築本身的共振頻率不同,它們在同一個地震中受到地放大效果也會不盡相同(圖4-11)。所以當未來若有更多不同樓房類型、樓層高度的建築都擺設了許多地震儀,藉由更多的觀測資料,或許就可以更容易找到建築和地震之間的振動關係,說不定哪天還能做出分樓層震度的評估呢!
圖4-11  利用不同樓層中的QCN地震儀進行頻譜分析。來源出處:梁文宗博士。


從地震模型中尋求避災之道
地震工程上有一句名言:「殺人的是地震、不是房子。」地震主要造成的人命損失,絕大部分都是因建物倒塌或是後續的火災所造成的。故「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就是防範地震災情的重要目標。因此建築師設計房子時,地震學家可以藉由地震模型,分析未來地震的可能性,以提供建築師耐震設計的參考。

地震的機制雖然可以簡化成彈性回跳理論模型(圖4-15),然而彈性回跳理論的模型中,我們對於斷層最不瞭解的部分,正是慢慢累積應力的第二階段,也就是應力長期間慢慢累積的過程。因為斷層上的應力從零逐漸累積一直到錯動的過程,所費的時間真的太久了,如果是大地震,可能會需要百年至千年以上,而我們能用全球衛星定系統或精密測量精確觀察到的部分,也就僅僅只有最近十幾年的資料。但如果是利用地質資料推算應力累積的變化,其中一些方法的誤差與不確定性又大,儘管統合計算是可行的,但沒辦法做得太精確。

圖4-15  「彈性回跳理論」的地震反覆循環機制示意圖


針對不同的資料,需要找尋它們可以使用的限制,並將這些資料依照可以相信的程度,以不同的權重加以分配計算,最後利用統計的方式來找出「最大發生的機率」。這又是一系列難以解釋的流程,簡化來說就是我們會依照各種資料,逐步建立發生機率的模型(圖4-16)。第一步驟為斷層模型,是利用地質資料剖繪出斷層的樣貌。第二步驟為變形模型,是將已知的斷層累積能量的資訊代入。第三步驟為綜合上述兩者得到地震發生機率模型,並利用已發生的地震資料、歷史地震或古地震資料,找出再現周期和其誤差範圍。在上述這些流程中,我們將所有可以調查到的資料都盡可能的套用到斷層發震的模型上。而像是地震再現周期的年份,也將會藉由統計運算轉換成機率以利風險評估。因此最後所得到的結果會以「未來〇〇年,〇〇斷層發生規模為〇〇地震的機率為百分之〇〇」來呈現。

圖4-16  活動斷層與孕震構造潛勢評估的四大流程。來源出處:Field, E. H. (2008). The uniform California earthquake rupture forecast, version 2 (UCERF 2) (Vol. 1138). US Geological Survey.

如果把地震發生機率的分析結果應用在一般住宅建築上,就會以五十年為目標時間,意思就是如果要蓋房子,就得讓房屋至少在未來五十年內不會因大地震而損壞。所以最常見的地震風險機率圖,上面所寫的數值就會以未來五十年的機率為主。比如中央地質調查所在2021年公布的「臺灣活動斷層未來發生規模6.5以上地震發生機率」,便標示出了在未來五十年內,哪邊發生大地震的機率較高,大家也就能依此圖瞭解到,應該趕緊去補強鄰近哪些斷層的建物了。而像是臺灣地震模型組織在2015年公布的「未來五十年地表振動強度機率分布圖」(圖4-17),更直接以模擬的結果告訴大家,未來五十年某個地方因為地震產生的最大震度有多大,而該地的房子就應該以此為標準來設計。不過對大眾來說,或許五十年有點太遠,而且並非人人都是住在新蓋好的房子中,所以也有些資訊會以未來三十年或十年做為呈現方式,如此一來對一般大眾應會更具實用性。
圖4-17  地表振動強度機率分布圖


讓電腦來演奏地球脈動:地震情境模擬
然而,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防災的措施除了平時或是事前的準備,也包括災時的應變。前面提到的地震再現周期與發生機率統計,是為了讓防災的資源在平時能夠更全面分配,並不代表實際必然在幾年內會發生、或是發生在特定地點上,因為真實世界是極度難以預測的。這在天氣預報上已經有無數經驗:颱風的實際路徑若偏差個一點點,就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災害分布與狀況。因此,除了我們平常一直宣導的趴下、掩護、穩住,或是防災演練應該要確實的實踐之外,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災害準備,就是「先想好災害發生時的狀況」,才不會到時慌了手腳!

過去,在某些國內外重大的地震事件發生過後,常有媒體會以訪問或談話性節目的方式詢問科學家:假如同樣的地震發生在臺灣,災害情況會怎麼樣?從防災的角度來看,這是好問題,但以科學角度來切入卻不容易回答,因為「沒有遇過的事,誰也說不準」。比如1909年,在臺北的下方70公里深處發生了規模7.3的地震,其災害傷亡歷史上算是相對少的,但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並不在臺北,建築與人口密度也遠遠不如現在這樣密集,因此當時的資料可能無法做為現在災情預估的參考。實際上,我們還未曾經歷過在近代如此密集的建築下,強震所帶來的考驗。但與其等到真實的災害發生,還不如先就目前科學可以處理的方式,對於大地震來襲時的情況進行模擬(圖4-18)。

圖4-18  大規模的地震情境模擬流程圖。來源出處:顏銀桐 博士

地震情況的模擬當然需要愈接近真實才能真的發揮幫助,像是臺北盆地常會因為場址效應而放大震波,此時就需要針對盆地內的地質情況有充分瞭解才能準確地評估。想瞭解盆地內的地質情況就需要大數據的整合來幫助,前面提到利用大量的地震儀蒐集資料,會有助於分析出地底下的構造細節(圖4-19)。地震的位置、深度若是差了幾公里,則結果就會相當不一樣,因此高解析度的地下模型,可以協助我們更清楚地推估地面受地震影響的差異。

圖4-19 震後地震波傳遞之時空結果。來源出處:謝銘哲 博士

有了高解析的地震模擬,還需要瞭解地面上的建築特性,才能知道災損情況。不過在先前我們也提到,每棟建築因為樓高、型式、年份等各種因素各異,因此難以一概而論。而大量將地震儀放置於建築中,也非一蹴可及的事,因此至今仍有許多類型的建築缺乏這類的研究。而且即使有了這樣的資料,還需要能套用到真實的市區、街道之中。不過這方面問題稍稍容易一些,因為利用自動化空拍影像判讀街屋的型式,就可以概括出城市中的建築分布。綜合以上資料,若想推估某個行政區遇到大地震的災損結果,就會更加接近真實與準確。而有了這樣的結果,就可以判斷出城市中的何處較為脆弱,可以協助救災單位提前規畫,而政府也更能知道補強建物最需從哪裡做起。

但是,防災可能永遠都沒有盡頭,還是有非常長遠的路要走,而這就和地球科學所跨越的尺度之大有關。如果我們想要關注的重點是「人命關天」,那麼面對防災時,就不能單純只考量減災、減損,因為生命沒有輕重之分,每一次地震最理想的狀態是沒有人會因地震而死亡,這也是為什麼地震防災模擬的解析度愈高愈好。前面提到的高解析度,最多也就只能到達區域性的建築物。將解析度提高到每一條人命的程度,是我們未來的終極目標。

但若是往更大的尺度來看,大地震帶來的衝擊也不單只是一瞬間屋倒樓塌帶走的寶貴生命,在災後還有更多倖存的人需要面對災後的社會經濟衝擊與重建生活的挑戰。就算所有人都活下來了,然後呢?無論是九二一大地震的重建之路、八八風災後小林村的遷村故事,不僅傷痕難以癒合,回復之路還十分艱辛。當災害太過嚴重、沉重時,再多的災後填補也都是亡羊補牢。近年來對於暴雨洪災,常聽到「海綿城市」;而處理地震危害,需要的則是「智慧城市」(圖4-20)。前面提到的許多研究面向,都是成就智慧城市的一塊塊拼圖,包括高密度地震資料帶動的地震情境評估、以地震儀監控建築並結合衛星影像與街景,到最後考量社會的脆弱度以及災後能快速回復到正軌的能力。「智慧城市」拼圖需要的是跨界研究,而不僅僅只有地球科學的專業。期許我們能以科學家的研究來與政府、產業合作,將科學回饋於社會,建立一個面對災害時具有絕佳韌性的環境。

圖4-20  結合各個研究面向成就「智慧城市」




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地球聽診器--從怎麼聽地球開始談起(Part1)

本文節錄自《妙趣痕聲》一書〈地球聽診器〉部分內文,重新調整編排順序而成


講者/馬國鳳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聘研究員

撰文/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識  副總編輯


醫生之於聽診器,或許就和地震學家之於地震儀器一般:身體內的聲音,需要透過聽診器來到醫生的耳朵,接著依靠經驗和醫學專業的養成,判斷出病患的病灶;而地球上板塊運動衍生的地震活動,則可以透過地震儀記下地震波,接著用數學和物理學的計算,解析出地底下的構造。兩者除了有如此類似的特質外,也有著類似的終極目標——拯救人命。所以,讓我們用不同的比喻,來重新理解地震學和地震儀吧!

用欣賞音樂的角度來理解地震學家的工作
用儀器我們便可以記錄下地震的本質——「波動」,如果我們將地震儀所收到的地震波形,輸入聲音編輯軟體後進行播放,也是可以播出聲音的!而實際上,也有些經歷過大地震的人們會在社群網路上口述分享,在地震波來襲的前後會聽到異常的巨大聲響,進一步還會有些網路上的流言將此做為「地鳴」來解釋,並武斷的認為這樣的聲響可以做為地震來臨之前的前兆現象。不過若以科學機制來解釋,與地震有關的聲響多半還是與地震發生同時產生的,最多只可能當做數秒前的早期預警而已。
地震是波動、聲音也是波動,有些時候處理地震資料和處理音檔的方式還有些類似,這兩種工作可謂是異曲同工的科學原理。現代的音樂創作者會利用軟體濾除不需要的聲波頻率,或是將不同的聲波頻率經過調整修飾變得更令人動聽。事實上,這些針對波形進行處理的手法,地震學家也經常使用。而錄音室往往需要用隔音設施以免收到太多的雜音,同樣的,理想上地震儀也該擺在沓無人煙的荒山野嶺,以免接收到太多不是地震的假訊號。確實,有很多研究用途的地震儀是以這樣的原則設置,甚至會挖一口幾百公尺的深井,並將地震儀藏在地下以免受到人為干擾。但如果研究的目的是想要瞭解地震對人們的影響,比如提到地震的震度,反而就要把儀器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才能即時的知道震度大小,也就是實際上地面搖晃的程度。但這樣一來,就免不了會受到車水馬龍的街道噪訊所困,這時前面提到的濾波去雜訊技術就會派上用場!

地球聽診器:地震儀
至於今天我們介紹的地球聽診器:地震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懸於空中的擺錘來做為相對「靜止」的慣性物體,當地面發生任何搖晃時,便會與相對靜止的擺錘產生相對運動,而經過機械的設計(阻尼)可將後續擺錘持續的擺盪消除(因為那已不是地震本身的晃動),並記錄下晃動隨時間的演變,便得到了地震的「波形」。到了現代,地震儀除了經由輕量化設計不斷的縮小體積外,還使用數位化的方式進行記錄,讓地震觀測方便許多,甚至連現在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內所藏的加速度計,也都能算是一種地震儀。由於以往很難在所有會發生地震的地方都裝滿地震儀(尤其是比較昂貴的地震儀更是數量有限),使得過去的資料收集不夠全面。然而隨著地震儀愈做愈小,地震學家在上山下海時,都能夠把地震儀帶著跑。有時只要有比較大的地震發生,地震學家就會搖身一變,變成拎著地球聽診器上「前線」的戰地醫生。像2018年花蓮強震後,地震學家便立刻整裝出發到現場架設地震儀器。因為大地震剛過後的餘震非常的多,到現場裝設地震儀能幫助我們蒐集到更多資料。

有些地震發生的位置在大洋中央,光靠陸地上的地震儀只能記錄到規模比較大的地震,這時就要把地震儀放到海底,這又是一項大工程!因為放置研究用的海底地震儀 (Ocean-bottom seismometer, OBS) 需要動用到海洋研究船,比在陸上設置多出船員與船隻的經費。而且海底的環境充滿未知,有時也會發生OBS失去聯絡而消失的情況,要找回來還真像大海撈針一般困難。因為一般OBS接收到了地震波後,仍無法克無通信無法穿過海水的問題,因此如果是為了監測臺灣鄰近的地震活動並適時發布地震或海嘯警報,就需要幫地震儀接上纜線,以進行通電和傳輸即時訊號。總之,地震儀不僅是聽診器,還因為對研究非常重要,所以地震學家總希望把地震儀放到世界上的每個角落。

地震儀的發展歷程
談到地震儀,可能很多人會想到東漢時期張衡所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不過就現代使用地震儀的觀點來看,候風地動儀只算得上是「測震儀」,不能說是「地震儀」。因為就古籍上所載的使用方式,只能得知其可測得地震方向,但地震發生的時間、強度都無法有效的測得,也無法得知其確切的原理。而且在古人眼中,地震常會是不祥之兆。對統治者而言,候風地動儀可能更重要的用途是在預測民怨,並非真的對地震定位有精確需求吧?總之,因為古人不認識地震的特性,候風地動儀的實體也沒有傳到後世、更沒有被改進,實在可惜。
有史實可以考證的真正地震儀在十九世紀末才問世,接著在1900年之後,現代地震儀才逐漸普及。而在這時期也大致確立了地震儀必要的元素:重錘、彈簧、阻尼、紀錄器以及時鐘(圖4-3)。
圖4-3  地震儀的基本原理

重錘和彈簧是為了讓慣性原理能發揮作用所設計的。十九世紀末的物理學理論知識早已知道固體具有彈性波動的概念,因此不像早期會做出錯誤歸因(比如亞里斯多德認為地震是風所造成的)。當時的人們已經瞭解到,地震的本質是彈性波的運動,不過一直到利用紀錄紙記下地震波之後,人們才發現P波與S波等地震波相的存在。而時鐘的功用,則在於讓人們知道地震何時到達。紀錄紙宛如音樂盒中的捲筒,利用機械發條的原理,以慢慢轉動的方式,逐步記錄下地震波。只要轉軸穩定旋轉,加上紙上預先畫好的網格作為時間間隔的記號,再搭配上精準的時鐘,這樣就能知道得到地震波到達地震觀測站的時間。

地震儀的靈魂:阻尼器
話說,回地震儀中必備的阻尼器(圖4-6),。這個構造雖然是個常常被大家忽略的構造,卻是十分重要的角色,故在此需特別介紹,。為什麼地震儀需要阻尼?事實上在地震儀剛問世時,地震學家為了設計阻尼可是絞盡了腦汁。為什麼地震儀需要阻尼?因為沒有阻尼的地震儀在遇到稍大的地震時,就會像是在用麥克風唱歌時,將迴音 (echo) 不小心開太強所產生的效果一般,明明唱完了這一句,但聲音卻不斷迴響,干擾到了下一句的聲音。在記錄對地震來說時的狀況便是:明明地震的搖晃早已停止,但地震儀中捲筒紙上的指針仍不斷地瘋狂擺動著,將因為慣性作用而產生的「假地震波」也記了下來,這樣不僅會讓紀錄失真,也可能會在地震接連發生時,掩蓋了稍晚到達的地震波。早期的阻尼是利用空氣產生阻力,使得在地震停止搖晃後,擺錘剩下的慣性力量也會因阻力而快速的減少。而後來的地震儀則是常以電磁感應的方式,用磁場來製造阻力。
圖4-6  AS-1地震儀結構圖。用來科普推廣教育的AS-1地震儀,相較於基本的地震儀原理,多設計了磁阻尼的結構。來源出處: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電子室


戰爭竟然推動了地震儀發展?
不同層次的科技更新,也會為地震儀、地震研究帶來更多的進步,但許多進步的契機卻不一定是以研究為出發點。比如世界地震觀測網 (World-Wide Standardized Seismograph Network;WWSSN) 是來自於1960年代冷戰時期,為了監測「核子試爆」而投入的資源。由於地震儀能記錄下來的振動,不單單只有地震,在良好的地震觀測網之下,若有國家於地下進行核子試爆,必定無所盾形。基於這個原因,當時的美國政府便努力的讓一百二十個地震觀測站能盡可能地均勻分布於全球(圖4-7),以達到全面監控地下核試的目的。而這同時也意外地對地震學有了巨大貢獻:那些過去看起來沒有地震的地方,一下子都觀測到地震了,就像是重度近視的人,突然戴上眼鏡一般,什麼東西都能看清楚了!有了更好的資料,研究也就能夠突飛猛進。WWSSN意外的「副作用」,竟然是讓地震學家有更多清楚的資料,使得我們對於地球的內部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除了我們現在於地科課本上提及的地殼、地函、地核等分層構造外,地球內部還有一堆複雜構造,也是在有了更多好的地震資料後才逐漸被解析出來。
圖4-7  世界地震觀測網的測站分布圖。Peterson, J., & Hutt, C. R. (2014). World-wide standardized seismograph network: a data users guide (p. 82).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US Geological Survey.


到了冷戰末期,地震科學的發展又是由另一個軍事設施而帶動——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衛星定位的問世乃是基於長程導彈與軍事部署需要更精確、即時的定位資料,因此美國也率先利用了二十四顆人造衛星,建立了可以快速定位的GPS。可是,GPS除了有助於快速精準的定位之外,也提供了精確度極高的時刻,而時間的精度也直接決定了地震定位的精度。有了可自動校時的GPS,也減少了更多不必要的誤差。在這之前,就常有耳聞,由於部分測站的時間錯誤,讓地震定位結果大幅失準的案例。

戰爭外的其他影響因素
不過地震儀進步的歷程,也不完全都是源自於戰爭的幫助。當積體電路問世後,大家可能多會想到臺灣的高科技代工產業與經濟發展的故事,然而對地震儀來說,這又是另一個契機,因為不只是電子設備,連地震儀也是愈做愈輕巧。早期臺灣的威赫式地震儀、大森式強震儀這種外觀動輒幾公尺大的儀器,實在不怎麼方便,但隨著各種電子元件的發明,到現在相當輕小、比手掌更小的QCN地震儀,還讓「隨處都有地震儀」的超級密度分布不再是夢想。先不談後續的地震資料解算,光是利用偵測地震波,以振幅求得即時震度,如果地表有密密麻麻的地震儀,就已經可以讓我們很快地掌握哪邊震度大、哪邊震度小的資訊,這樣一來就能馬上提供災情評估的參考。
除此之外,隨著人工智慧與大數據資料處理的興起,也讓地震可以做到自動定位、甚至自動修正自己的定位結果。目前臺灣大學、中研院與三聯科技合作的P-alert觀測網便利用這樣的系統製作了即時展示網頁 (https://palert.earth.sinica.edu.tw/),並可以自動產生出地震報告。另外,該網頁還能夠做到即時震度的展示,如果你一直盯著網頁看,此時剛好有個地震發生的話,就能立刻看到各個地震即時的震度偵測變化!

隨著科技發展,這「地球聽診器」不僅能聽地球,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且讓我們再用一個篇章,為大家多談地震儀的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