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日本棄用了「餘震」的說法?等一下哦這有點誤會

文/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副總編輯

今早阿樹看到一篇文章標題寫著:

來源:wearhernews

「棄用餘震一詞」這一點勾起阿樹的好奇心,因為個人覺得餘震本來是存在定義的,所以「棄用」看起來並不是很簡單的事,因此查詢一下來自日本原始報導:「7割の人が知らない!? 「余震」という言葉が消えたワケ」。

在此報導中也提到了2016年熊本地震的「異例」,在4/14時發生了一起規模6.5的地震,而當局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餘震,然而接著在4/16發生了更大、規模7.3的地震。因此,或許會有人認為,這似乎是一種「異例」,可能會顛覆原來科學界的認知,但實際上「不是的」,即使有這樣的情況,也還不致於把大森法則和GR-Law大修改或砍掉重練。

等等,什麼是大森法則和GR-Law
簡單來說,大森法則是地震學家大森房吉發現了大地震後,鄰近區域的地震數量會隨時間有一定的衰減趨勢,雖然會因地而異,但是仍可以更改某個常數而列出關係式。而GR-Law則是發明地震規模的古登堡和芮克特所發現的另個定律,是說明之後發生的這些餘震的地震規模會隨時間變小。
 
隨主震(紅色)衰減的餘震(橘色)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2016_Central_Italy_earthquake_(magnitude).svg
但是,實際上的一系列的地震在發生時,除了比較常見的「主震餘震」序列,有時也會有「前震主震餘震」的情況,甚至還有「雙主震」(兩個一樣大又時間很近的地震)、「群震」(一堆差不多大小的中型地震),而前述2016年熊本地震的例子,就是「前震主震餘震」的類型;此外,也有不少例子是餘震規模極接近主震的(如果發生在同一兩天內就會被認為雙主震)

因為地震的科學仍難以做短期的地震預測,因此在遇到中大型地震(規模6左右)是一起主震,還是更大規模地震的前震,沒有辦法確知,只能從各種長期的觀測資料和歷史紀錄評估地震風險。舉個例來說,現在科學能做到的,在地震後給出評估「此地區後續地震的發生機率情況」。

因此,日本的「地震調査研究推進本部」就提出了一種傳播地震資訊的建議,不特別強調「注意後續餘震」,而是改為「在一週內注意可能有規模接近或更大的地震」,其實就是想改變過去大家覺得「後續的餘震比較小」的迷思,因為當我們發現很難預測出是否有更大的地震在後頭時,事先提醒可能性比較重要。當然,氣象仍在官網上提供了「余震」(漢字)的說明,代表這一詞不是真的消失,而是少用
 
相關研究學者對於未來說明主震後餘震情況方式的調整建議
來源:地震調査研究推進本部
但另一方面,科學上仍可以利用大森法則和GR-Law來評估後續餘震的機率,但因為單說明機率太無感,還要明確的告訴大家「可能增加了幾倍」的發生機會。舉個例來說,若只告訴人們「未來發生規模6以上的機率超過20%」,似乎沒太大的感覺,但如果原來發生6以上的機率只有5%,等於多了4倍的發生機率,而數量也一樣可以估計,一般來說過了一週後如果沒有更大的地震,會跟隨著主震餘震的衰減模式是比較少有異例的。

這對一般人的重要性在哪
所以,這件事比較像是隨著科學的發現與防災研究,加上考量大眾的認知,而做出的傳播手段調整,透過調整說法,而讓大家更貼近科學家想傳達的事實。所以,與其糾結在是不是正常能量釋放、等於幾科原子彈的空泛說詞,給出科學或防災資訊的一方,更應思考「資訊的有效性」。譬如為什麼讓大家知道規模和震度不同、規模代表釋放能量是重要的事?原因在於我們必須要跟大家說「未來可能有差不多大小的地震」時,那個「大小」就會是說「規模」。同樣的地區和深度發生的地震,當規模小了1.0,影響會小很多。反之,我們在中大型地震後的一段時間,仍要有一定的警戒,確認各種防災的準備,這或許是在眾多難以確知的科學與風險中,唯一可以確知的事。


或許,真的很擔心的話可以就一直戴著防震帽(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