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地震 科學 防災 知識 故事
地球科學、地震、防災的各種知識、心得與故事,都是本站的守備範圍哦!
地震科普
關於震識
編輯室的話
震識的Facebook
震識的Youtube
機率式地震風險評估
關於震識
與地震的科學、防災有關的所有大小事,都在這裡。
「震識」是由
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
與
科普作家潘昌志
(
阿樹
)
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識部落格,我們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分享方式,讓地震知識走入日常生活中。取名「震識」除了有推廣地震知識的用意,也期許大眾能正視地震的威脅,做足防災的準備。
本站不但有科普知識,也將會提供充滿人文氣息的「地震故事」,我們期待讓更有溫度的文字、更具情感的筆觸分享關於地震的故事與歷史。讓我們從鑑古知今來防範未然,對於地震更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主題分類:
不可不知的地震常識
專家談地震
歷史上的地震
課本沒教的地震知識
關於地震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
人家說「百年周期」的梅山地震,敢按呢?
文/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識 副總編輯 1906年梅山地震至今已超過100多年,這場嚴重的地震,不只震出了梅山斷層,也帶來了重大的傷亡。現在每當嘉義有發生零星的小地震,不免有人會好奇,是不是有什麼「百年地震週期」之說?這麼久沒有釋放能量,是不是有可能在孕育下次地震呢...
沒事,幹嘛改震度分級呢?(絕對不是吃飽太閒)
文\潘昌志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身為地震科普推動者的我認為,「震度」是地震發生當下時,對人們最重要的一件事。 為什麼?因為它是最直接的資訊,災時的傳遞也最有效率,以下面兩個敘述例子來看: 1999 年 0921 地震,規模 7.3 ...
地震故事part2:地震定位的大小事
左手只是輔助的來源(亂入) 文/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初來乍到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首要練習的就是「地震定位」這件事。可是,在 part1 故事不是提過地震有「自動定位」的系統嗎?為什麼還需要人工定位呢?畢竟 左手只是輔助 自動系統只能作為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