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我們為什麼需要「強震即時警報」?警報時間越長就越有效嗎?

文/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這篇文章的發想是來自於今年(2017)四川地震後文章:提前71秒为成都发出九寨沟地震预警, 这套中国研发的预警系统真的很牛掰,這些文章帶出了一些大眾對強震警達的不當相像和迷思,也藉此談談「強震警報」(以下會以「地震預警」來作為代稱)對我們的重要和實用在哪。但阿樹在這先說明一下,前述的文章內容並不糟糕,也有提及實用觀點,但或許為了更吸引讀者,在下標題時卻忽略了地震基本的科學極限,所以才特別需要澄清一下

二種不同思維的地震預警
修改一下藥廠廣告的台詞,用在地震預警上就會是平平是地震預警,原理不同,用途效果也不同!」過去像本站介紹過局的震預警系統,以及日本的緊急地震速報,甚至前文中國大陸使用的ICL地震預警系統,大致的原理都是建構在基本的地震定位與決定規模的方式,進一步的利用電腦與程試判斷等手段,盡可能縮短時效,並且以規模計算的結果評估震度,目前上述「區域型地震預警」的技術大約可以縮短在20秒之內

另一種則是「現地型地震預警系統」,這種系統就會跳過地震定位的步驟,直接針對先收到的P波進行分析,而透過大量分析過去的地震波形資料特徵,便能從最初的P(僅需前三秒的波形)分辨出地震的規模是大是小,進而估算後續震波的活動,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快得到資料,這種方式在國內包括國家地震工程中心、前些日子接受本站邀稿的吳逸民教授皆有相關的研究與衍生產品。

不過有一好就沒有兩好,現地型的系統時效快,但畢竟僅靠預先設計好的演算方式,準確度就比不上利用較多測站解算完成的區域型地震預警系統,反過來說區域型的技術由於需要花上較多的時間,最嚴重的震央區或斷層沿線一帶,可能都算是「盲區」,就算收得到區域型的預警簡訊,地震也早就過了。除非我們能把這兩種摻在一起…當然,我想得到,你想得到,科學家也想得到!目前上述所提到的開發單位都在嘗試如何把這兩種方式結合搭配運用以達到最佳效益,好在這些研究已經近在咫尺了!

說到「效益」,該怎麼評估?越多秒越好嗎?
因為地震預警是種「提前告警」的警報,習慣上或許看到71秒會有「這系統很厲害RRRR」的感覺,但這真的就很厲害嗎?接下來我們用簡單的數學來解析,內文有提到它是對「成都市」的預警,成都市和震央的距離關係有多遠、震度有多大呢?筆者沒有官方資料,先拿USGS的報告截圖來看:
震央所在以等震度線分布圖,圖片截自USGS網頁。

若將上圖中震央(星星)地區與震央直接拉線,相隔大約280公里多,S波的波速若以3.5km/s來算會是80秒、以3km/s則是93秒,如果我們取個中間值估個87秒好了,減去71秒就會是16秒,代表的意思就是震後約16秒我們就收到地震簡訊了,還記得前面提到區域型預警技術一般解算情況都會壓在20秒內嗎?就這次的案例而言,16秒的時間做好解算+發布到用戶端,的確算是很好的時效,尤其是簡訊端發送的部分

但是,如果要直接把「我們多了71秒可以防災」來作為結論,卻言之過早,因為上圖的成都市旁邊也顯示了當地的震度,以MMI震度階畫分的話是震度IV級,對於到中央氣象局大約是1~2級左右的震度,這樣程度的晃動小到幾乎不會造成災害,真要考慮也僅有極精密的儀器之類的會受影響吧?

那麼到底預警可以用在多遠的範圍?
真要用科學的角度來看,實在很難給個門檻範圍,因為呢,地震大小不同,衰減的程度不同,當然我們會得到的預警時間也都不同。這樣講很難懂對吧?我們舉出一種情境,看看地表震度分布和S波從發震之後到達不同地方的時間關係示意圖:
情境1:僅考慮震度衰減的效應,S波的行進波速以3.5km/s來估計。黃色為震央位置示意,實際上震度分布會因斷層破裂型態而有所變化。圖片由筆者所繪。
從上圖的情境來看,大於六級震度的地方幾乎都在預警盲區內,五震震度區或許可以仰賴現地型預警技術,而四級震度區或許可以藉由區域型地震預警得到更多的預警時間。
為什麼上圖的S波到達時間只畫到四級震度區?因為三級以下的震度對於多數建物並不會造成太大危害,而現在台灣收到的地震簡訊大致也是以所在地震度四級為標準。(不過,曾聽過朋友有在震度三級的情況收到簡訊,個人猜想或許是考量正負一級的誤差吧?)
至於更小的震度區呢?當然因為離的更遠,理所當然的就有更多的預警時間,只是它並不能達到真正減災的效果,大概是減少恐慌吧?

接下來,如果我們把地震規模改變一下,將上面那張不同震度區的邊緣和S波到時的關係表格化,做成不同規模情境時的情況如下圖:
將不同規模、地表加速度範圍與S波到時所繪的圖,地表加速度2580250gal分別是456級震度的最低門檻值。不同顏色長條圖代表規模不同時,最遠可測得的加速度值,並用白色長條圖顯示其對應的S(波速以3.5km/s推估)從發震到達該位置時的時間。本圖為模擬所得之圖,不代表實際地震時的情況,由洪瑞峻所繪製。
所以我們可以大略估出不同距離、震度與可預警的時間差異,可以發現當規模越大時,震災範圍將會較大,當然,需要預警的地方(震度4級、25gal以上區域)就會變大,此時再來談「得到多少預警時間」才有實質意義。預警技術所考量的地方應該是搖晃較大的地方,若是針對震度極小的地方,看起來就只是一個倒數計時展示器的概念而已

不過,離震央較遠的地方也不一定安全
看了前面的圖表資料,或許有人會得到「遠的地方比較安全,所以也用不著預警」的結論,不過我必須說這是個迷思觀念。因為震度的分布不會等距均勻分布,還會受到斷層本身和地質的影響,我們從921集集地震的等震度圖,就能略窺一二:
921集集地震的等震度分布圖,星號為震央所在,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地震百問
先看震度6以上的部分,可以發現圖上的震度分布是長形的,向北延伸到新竹,向南延伸到嘉義,絕大部分因素在於南北向的斷層型貌,以及斷層錯動的情況。斷層向南可延伸到南投和雲林交界,而向北則可到苗栗南端,而錯動的初始點雖在震央區,但斷層錯動量最大的地方要再更偏北方一點(斷層上的短暫瞬間:動與不動之處()一文)。所以雖然有些7級的震度區離震央稍遠,但震度一樣很大、很危險。
接著看5級震度的地區,最明顯的就是在北部地區有一塊淺綠色,雖然搖晃不若6級強烈,但也足以造成一些損害,此時預警系統就可發揮用處,如下圖所呈現的概念:

情境2:在情境1的基礎上,多了一塊震度因地質情況而產生放大效應的部分(橘色橢圓範圍),提前預警將對此區域發揮更好的效果!圖片由筆者所繪。
預警系統「真正的用處」
在此舉出兩例近代歷史地震案例,分別是1986年與2002年在花蓮外海發生的地震,前者震毀了當時台北縣(現新北市)中和的華陽市場,而後者則造成施工中的台北101大樓起重機吊臂震落的傷亡。預警系統並不能改變震毀的市場或震落的吊臂,尤其是當時的華陽市場經改建後耐震能力已較差(這也是事後調查才知道),讓我們的建物更加堅固耐震,一直都是抗震的重要做為,與預警系統本身是不同的事,然而像是施工中的吊臂,或是當年在市場一樓的人們,若是多了十秒至二十秒的時間應對,是否能再降低傷亡人數呢?哪怕是在搖晃之前能盡可能的避開危險,都能多爭取一些生存機會,當然,這都得建置在我們知道怎麼運用科學、科技來幫助自己。歷史無法重來,但未來可以改變,看似消極作為的各項地震研究或防震建議,實質上也是一種積極求生之道。

延伸閱讀:

註:集集地震的車籠埔斷層,請見下圖中央地調所之台灣活動斷層分布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