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特輯:回顧2017的「震事」

 阿樹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2017年即將結束,《震識》雖然成立還未滿一年,但已有許多固定支持的朋友持續觀看我們的專來,在此先感謝各方支持!

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我們開站以來的每篇文章呢?阿樹在此嘗試以不同的脈絡來整理所有發過的舊文,並將以註解標示([1][2])。或許大家也可藉此玩個遊戲:在看文章時先不去看各註解標示,看看是否能連結到你們讀過文章的印象?當然,本文最主要的目的是嘗試將我們發布的文章說成一個新故事,並且選出「本年度十大必看地震文」給大家。未來,這個故事只有更長、沒有最長,也沒有止盡!


---------------------------正文開始---------------------------
每當中、大型地震發生後,媒體記者們首要的採訪地點,就是氣象局的地震測報中心,接著就是許多地科系的教授們…或許有些朋友會覺得「反正答案都是『正常能量釋放』,還需要去問這些所謂的專家嗎?」不過,無論是氣象局或是學術單位的專家們,都默默針對地震做了許多研究。從超資深退休員工數十年來的真心告白[1],到臺灣是如何發展起強震警報的「內幕」[2],讓我們了解現在能收到地震簡訊(或者抱怨自己是沒收到簡訊的國家級邊緣人),發展者的背後又有多少甘苦談。這些研究先進們的故事,多少也讓我們揭開了相關公務機構、研究體系的(一點點)面紗,甚至阿樹因為曾短暫在氣象局服務過,因而自己也有些故事可以分享[3]。或許,未來我們可以從更多這樣的科學故事,讓大家明白地震觀測與研究者的工作。

當然,《震識》的目標其實並不只是讓大家了解地震學家們的工作,而是想徹頭徹尾的讓大家了解「關於地震的知識」。只是如果我們開宗明義的說「來聊關於地震的科普吧!」噢!那又太死板板了,相信讀者們能耐著心多看幾篇的動力應該會下降吧?所以才需要用故事來軟化專業的知識,其中「歷史」便是一個很好的故事來源,從最在地的臺灣民俗活動和地震的關聯[4]、還有地震後留下來的歌謠[5],都是我們會觸及的切入點!

而不單單是這種貼近古早人們生活的地震,歷史中的科學脈絡,也可以作為我們談論地震科學的最佳素材,而這樣的呈現方式,阿樹認為在科學教育上是十分有意義的。有時,科學史可以呈現科學知識演變的脈絡,譬如我們現在會用「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邊界」這樣的板塊構造學說來說明地震成因。但是,科學家真的是一開始就以板塊運動來解釋地震行為嗎?當然不是,光是了解地震和斷層是有關係的,就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到了1906年的舊金山地震後,科學家才用「彈性回跳理論」來解釋地震與斷層活動的現象[6]。至於板塊構造學說,那又是更晚近的故事了!

或許會有朋友發現,我們講述的科學原理,很多都是再基本不過的事,甚至有些還詳盡到「可能你不覺得這個有什麼重要的」,譬如像是「芮氏規模和其它的地震規模差在哪?」[7]斷層在發生地震的那一瞬間,又是怎麼「滑動」的?[8][9]這些細節,對一般人來說,有這麼重要嗎?

重要!當然重要!因為當我們想要跟大家講述一個比較複雜,但又頗重要的科學概念時,這些細節可以提供大家充足的背景知識,譬如「活動斷層」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樣貌[10],以致於我們要評估斷層的活動性、會不會有大地震的可能性時,便有了不同考量,這也是目前地震仍無法做短期預測,僅能以長期、機率式評估,並用長期的防災思維思考[11]

是故,我們可以發現「震事」一點都不單純、不容易,但我們可以因為不這容易,就放棄努力嗎?不,我們應該更努力!因為或許並不是大家都沒有防災意識、不知死活,而是我們在防災上還做的不夠努力或是親民[12],還有許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這也就是我們「震識」的宗旨。

最後,謹以這篇短文引出2017精選文章12篇」(見圖片下方),也藉此告訴大家我們的理想。未來我們將持續的寫、努力的寫,希望能給各位最在地的地震、防災的相關知識。下圖是阿樹今年在日本的一家大型書店中,看到了滿是地震科普的書藉,然而國內只有寥寥數本關於地震的科普書,網路上站台也缺乏完整、好讀的地震知識,像這樣遍地開花的地震科普,也是我們最終的夢想之一!

當然,無論是書或網頁平台,都是需要忠實讀者的!如果您認同我們對地震教育、防災教育的推廣,或許可以舉手之勞,分享此文或是本站、臉書專頁,讓更多的人能知道地震、進而預防地震災害。

整櫃的地震相關書籍,包括歷史、科普與防災等等。阿樹拍攝於日本東京池袋淳久堂書店。

12篇精選文章連結請看這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