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6日晚間20:52,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在國家音樂廳正在演出一個莊嚴而優美的樂章,被一陣「強震警報」畫破了一道雜音,不過舞臺上的指揮、合唱團仍無視警報「敬業」的繼續演唱,完成這一次特別的演唱。
影片來源:https://youtu.be/DO3TRkHiqns,30秒左右之後會有地震警報與伴隨的雜音。
阿樹聽到這件事,一瞬間想到是鐵達尼號沉船前樂手一直演奏到最後的畫面,但下一刻卻背上冷汗直冒,因為這件事從防災角度來看,可以說是如賭博一般的防災態度。不過我認為不該怪主辦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或是國家音樂廳,因為我相信他們並不是害怕想起來,而是真的忘記了,音樂會時可能的地震威脅。
截自臉書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InternationalChoralFestival/posts/4016003955090669 |
但如果你覺得,「啊可是大地震時大家就會有所反應的話」,我會想說…
來源: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415151 |
(出去,現在)
大家防疫時都愛說「超前布署」的原則,啊防災到底哪裡和防疫不一樣了?
為什麼一感到有地震就要快快躲避?因為,地震波真的很快就來了,地殼中的P波大約是每秒5公里,而S波也有每秒3公里,如果震央離我們很近(20公里以內),大概就是…
[階段1]有地震嗎(剛開始搖晃不大,懷疑了5秒鐘)
[階段2]啊對這是地震!(其實這時不是S波剛到,就是已過去了)這代表著,即使我們能明確的感受到地震波,但反應時間依然非常短,更不用說身體可能會因為正在移動中、在睡覺等種種較不敏感的狀態下而對地震無感。如果沒有特別發現P波已經過了,而地震又還是很大時,當感受到S帶來的晃動時,一眨眼震度就會達到極大。
可是,不是常說P波主要是上下動、S波主要是水平晃動,不能靠這個來作臨震判斷嗎?
親愛的,跟大家科普P波和S波的特性時,重點應是「如果你有感覺到明顯的上下跳動,那麼強烈建議先去尋求適合趴下、掩護和穩住的地方吧!」如果你真的遇到先有上下動的感覺後,還「痴痴的等」S波來到,那我覺得是我們做地震科普時讓大家誤會了。
總之,千萬不要等、不要想太多,如果覺得是地震,最好還是先進行就地掩避的基本動作,等待一兩分鐘地震過去沒有再搖晃、附近也沒任何人有地震警報之後,才能確定地震真的不大,再繼續原本在做的事。
同時,人體對地震的感受,就跟人類的記憶力一般不可靠,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地震儀來幫我們量測震度、需要「強震即時警報」,也就是各位常
緊急警報的用意,就是利用通訊技術的速度優勢,提早告訴我們地震要來了。
即使是強震警報能提早通知,但時間仍然很短 |
以7月26日的例子來看,雖然後續的震度並不大,但這並不能算是誤報,因為地震並非沒有發生,但因為早期預警是用很少的資料所求得的結果,因此震度的評估仍未達準確。而如果我們將有警報的狀況,視為「有可能來的是大地震」,那麼有所因應是必須的。
以前面這個音樂會中途警報大響的情況,雖不致於要立馬疏散人群,但我認為暫停表演並至少就近蹲低(無論是表演者或聽眾)的話,是較為適切的應變措施。尤其是連錄影都可以聽到國家音樂廳水晶燈搖晃的聲音,我不覺得什麼都不做會是最好的作為。
以此地震為例,P波和S波出現的時間差不到8秒,底圖來自中央氣象局網頁,由筆者加註地震波到時示意。 |
我無意以此批評這場音樂會主辦單位,因為這只是他們剛好遇上的事件,根據社群中一面倒的稱讚此行為,我相信假如換成別的單位,繼續敬業演唱、繼續尊重聆聽,仍會被當成是一種「美德」。(話說隨手google一下又找到另一個例子)
但從防災來看,這明明不對啊!因此,我想需要檢討或是改善的地方或許由此開始,現在開始思考從電影院、演唱會、音樂會、運動競賽等大型聚會時的「防災」工作。如果是由前面所提的情境,場館方除了設置好防震措施,也應事先擬定防災應變的計畫,而「有用」的防災計畫,有賴於「實作」的驗證。正好,不久前才有人做過這件事,那就是2018年,由東京都交響樂團在東京文化會館舉辦的「疏散演習音樂會」。
音樂會的緣起,除了提醒世人勿忘2011年311強震,也為了即將到來(但又延一年)的奧運作準備,讓人們在音樂會過程中演習。首先是讓參加音樂會的民眾知道有演習這件事,但是不會告訴他們確切的時間與情境。而在音樂會的安可曲時,突然燈光暗下,並伴隨地震的音效,待燈光再亮起,廣播除了告知地震事件,也跟聽眾說明場館的設計符合耐震標準,請大家不要驚慌,待場館人員檢查完場館狀況前,請先留在原地,並有工作人員高舉相對應的指標牌。
但這樣沒有練習到疏散啊,所以之後出現了另一情境:「地下室餐廳發生火警」(好啦這也算合理情境),這時就需要疏散了。工作人員也變出了疏散指標牌,搭配著廣播宣導讓大家順利到室外安全處。而這演習的全程,也有防災專家檢核其成效。
當然,我們不能拿演習的標準來看待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在2020年7/26遇上的地震,但是,這場演習不失為一個幫助我們思考場館或主辦單位考慮防災時該做些什麼,諸如:
- 場館中的所有設施,包括水晶燈是否符合耐震規範
- 緊急事件發生時,要如何確保大家的安全
- 緊急事件發生時,要如何安撫大家的心情,防此恐慌
- 行動不便的人是否有多的人能協助逃生
- 有沒有事先準備好疏散的輔助工具或SOP(如告示牌與巡視的動線等等)
而還有一點是超級重要的,即使是東京那場演習都未必能照顧到的事:
- 演習是演習,到底真正發生時大家會動起來嗎?還是繼續實踐「從眾效應」呢?
偶有聽過有人覺得演習像演戲的言論,但我總覺得,或許這只是因為我們被不常發生、又容易忽略的災害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吧?就拿運動練球來說吧,平時練習投籃和真正上場不一樣,也不會因此就不練習吧?優秀的球員甚至不只投入時間練習,還會尋求更好的練習,因此我認真覺得,要透過演習建立防災本能,需要的是各種情境下都有演習的經驗。
演習對於參與者而言,是一項重要的經驗,而對於主辦方而言,則是收集資訊與改善流程。不太可能有練一次就完美的演習,但就像練球一樣,從來都沒有練過球,怎麼可能會有天生神力球球空心呢?
延伸閱讀:
震識大小事知多少:該如何逃難?地震震度又是如何分布?
那一天,人們終於想起了地震的恐怖:就在臨震的那一刻
如果強震即時警報還不夠快,有什麼好方法呢?
我們為什麼需要「強震即時警報」?警報時間越長就越有效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