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如果強震即時警報還不夠快,有什麼好方法呢?

文/潘昌志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副總編輯

即使你沒有成為「強震即時警報」的國家級邊緣人,來得及做:
理想上的地震預警可以來得及的話…
可是這警報似乎有個小盲點…

離震央越近,震度經常越大耶!給我這個來不及的預警有什麼用? 

確實,以區域型地震預警來說,離震央很近的地方通常沒有辦法及時收到警告,所以,如果要提升臨震時的預警能力,就得再加上「現地型地震預警」,可以讓所謂預警盲區的地區,有提前幾秒鐘接收到警報訊息。但因為時間真的很短促,加上早期的資訊量不足(根本還不知道震源遠近是深是淺),這樣的系統不適合用在手機細胞廣播簡訊上,僅能直接針對重要設施提供自動化反應,如電梯、管線或是鐵路運輸。

區域型強震警報的主要功效示意圖,假設我們地震發生的10秒就得到強震警報,但對於震度最大的地區還是得不到預警的效果,僅能對於稍遠、但因地質條件而震度大的地方有較明顯的功效

附帶一提,常會有人提到「或許我們該借鏡日本或其它國外的預警系統」,這點我想也是不太需要,以日本與臺灣的比較來說,兩邊的預警時效其實相當接近。雖然從官方文件看來,中央氣象局所公告為地震後的15到20秒內發布完成,而日本氣象廳則是從2~3秒(似乎是「儀器檢測」後的秒數)產生第一報(予報)、5~10秒第二報(警報),後續還會給出最終報,但因為中央氣象局僅發布一次,之後就是較為正式、完整的「地震報告」。而日本氣象廳則是會隨著時間而不斷修正,因此最前的第一、二報的資訊不確定性高,或許也可能有較大誤差,故會在有比較多測站資料後產生更新的續報。另外,日本氣象廳的予報主要是給相關許可業者應用發布的,而警報只有氣象廳才能發布。因此兩邊無法僅比較秒數差,而是要考量發布的方式、誤差的容許與處理等等。

台、日地震預警系統流程比較示意。日本是以續報來解決誤差問題,台灣則是在較穩定的報告出來即會發布,原則上不會再發布續報,因為3~5分鐘即會產生正式報告。不過還是要強調,純比較兩邊秒差意義不大。

總之,強震警報的技術,僅僅是在地震發生後,利用現代科技與地震賽跑,無法真正料敵機先,這時另一項研究就需拿來補足這件事,那就是地震動潛勢圖。

震識成立了快三年,終於要來談「地震風險」了

2015年起,臺灣地震模型團隊提出了第一個機率式地震風險評估圖資,用機率的方式表示未來各地可能發生的震度,更直觀一點稱呼是「地震危害度潛勢圖」,就和2016年美濃(台南)0206地震後出現的土壤液化潛勢圖的用色接近,越接近紅色代表災害潛勢較高。
不過問題來了:「如果我家落在地震災害高潛勢區中,怎麼辦?」相信這是每個人看到災害潛勢圖都會想問的問題,難道是搬離嗎?可是高潛勢很多耶!而且我也沒有錢搬家啊!怎麼辦?

TEM_PSHA2015
2015年台灣地震模型首次公布的機率式地震風險評估圖,最左是單純考量地表振動強度、而中與右則是分別考量建物共振的評估圖,越接近紅色代表其評估的地震害度較高,需要考量的強度設計標準應較高

這時,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過去地震致災的情況,還有我們可以接受、不能接受的災害狀況與發生機率,再來看怎麼辦。

「咻蛋幾咧!災害就災害、會發生就是會,哪有可以接受的災害狀況和機率?」
用極端的例子來說,如果你的家被隕石砸中,應該必死無疑,但你會沒事把房子蓋成可以扺當隕石的程度嗎?不會吧!所以回到地震風險,我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震度還沒到超大時,房子就倒的情況,因此,這樣的資訊可以告訴我們,哪些地方的房子「要特別注重耐震」。以現今耐震法規所使用的規範,對於耐震考量的震度應達5級或6級(2019以前的震度分級),而標準會有高有低主要是考量當地的地質因素,若一個地方發生6級的機會非常低,可能房子從蓋好到拆掉都很不會遇上這麼高的震度,那麼花大把大把銀子在這上面可能就不是必要,法規所給的,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這是50年內10%機率可能發生的最大震度,其主要用於工程與長期防災規畫

同樣的,為什麼不以震度7級作為標準?其一是7級已是最大分級,除了極大的斷層活動地震近震區會達到,幾乎沒有什麼地方可以達到7級,而2020年修訂後的震度7級更是難以達到(雖然標準是以速度值來訂,但相對應加速度可達800gal,是更極端的狀況)。其二是耐震設計並不是要讓房屋永不倒塌,而是在極端的大地震來襲時,可以撐久一點,至少只是損壞但不要倒塌。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還要「讓房子倒場以救人」,以南美洲的智利為例,他們遇到的地震威脅是有海岸線外有一整條海溝、動輒達規模9.0的地震,所以發展出了「強柱弱樑」的建築,在遇到超大地震時,樑會斷掉,但斷掉的破壞也削減了能量,讓房屋不致於整棟倒塌,而一口氣奪去超多人命,而平時也要強力的宣導防災觀念,讓人們能找到適當的躲避處。

Graphic showing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system
智利的「強柱弱樑設計」,來源:http://news.bbc.co.uk/2/hi/americas/8543324.stm

所以,看到自己住家位於地震災害高風險區,我們能做的就是:

  1. 確認自己的房子有沒有安全,可以參考營建署網站和尋求結構技師協助。
  2. 請比別人用心一點在防災包、避難路線等事先準備上。

如果覺得以上的預防措施有點消極,或是覺得還是對自己的房屋不安,我們還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買保險」,不過目前最基本的地震險,是全國單一費率,前面提到的地震風險潛勢派不上用場,但如果是「超額地震險」,保費就會依所居住地的地震風險、建築工法等而異,如果你的居住地風險低,或是房子的構造好,那麼自然就不需要太高的保費。其實就像我們平常自己買產險壽險一般,需要考量的是自己願意付出的費用與風險的管理對應。

這是10年內10%機率可能發生的最大震度,10年比較屬於生活經驗與規畫的考量,或許更貼近平時的防災作為對應


對於地震潛勢與風險,政府也有該做的部分

政府當然也有該做的部分,其實近來已經逐漸啟動,像是前述的災害潛勢圖要持續做下去,需要的研究與相關經費投入很多,一直都需要支持,舉例來說,要再縮短我們對花蓮外海地震或海嘯預警能力,只能透過海底電纜式地震儀讓測站網路更完整,而且後續還要持續維護。同樣的,把圖產製出來後「教」會大家如何看,也不是只有震識跟大家講就夠了(其實看不到這篇的臺灣人比看得到的還多啊),讓風險管理可以真正落實,不要只是一再說「哎呀風險高的地方房價要跌了」、「講災害風險會一不小心就會讓人恐慌」,本來居住風險就是需要考量的部分,只是過去我們缺乏相關認識,現在認識了,如果還不「正視」,那麼所謂的「震識」將一無所用。(當然,氣象局、國震中心等單位都有科普平台或宣傳,但我們得精益求精)

所以,如果有天政治家也開始重視災害,我們真心希望他們能理解:

  1. 如果沒有足夠的儀器經費支持、科學家什麼也無法告訴大家
  2. 如果研究成果沒有相對應的政策支援,也沒有人會願意理會
  3. 如果大家都不知道這些事,那麼永遠都是少數的人大聲疾呼


如果你也認為這很重要,那麼或許可以舉手之勞分享出去哦!希望震識能讓大家有更好的地震與防災知識。

參考資料與延伸:
中央氣象局強震即時警報對外通報的方式與管道,目前有哪幾種?
日本氣象廳的警報予報說明
機率式地震風險評估 by E-Drea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